這天。
三位皇后結伴去了華清池。
朱慈烺則是繼續開他的朝會,而崇禎則是在在衛江的陪同下,去了長安的道院。
不去關注朝廷的動向,而是去看道院的科技到底攀升到了那種地步。
這個才是大明繼續繁榮下去的根本。
要是這一點落後了的話。
那麼往後大明有的是虧要吃。
曾經的長安道院,現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儘管沒有順天府的道院各種強大,卻也是大明數一數二的研發機構。
要知道,現在的大明,可是也有不少有錢的私人,出資建立了同樣的研發機構。
據說還是出了不少成果的。
儘管沒有大明的官辦機構,研發出來的東西多。
可也是已經了不起了。
這些都是聽衛江,一點一滴的說起的。
「現在長安道院是誰在負責?」
崇禎乘坐著馬車,車內依舊是曾經從來不離開半步的衛江。
「一個叫孫暢的人,是從原來的順天府道院中,抽調過來的。」
孫暢?
崇禎沒有停過這人,
應該是最近幾年出來的後起之秀。
隨著大明的學校越搬越多,出現的人才,也就跟著不斷的出現。
只要各方面稍差一點,就只能遠走海外,尋求在別的諸侯王封地上的發展。
「去看看。」
不管這人是怎麼來的,要是沒有點本事,肯定也壓不住底下那些有本事的人。
想要管理道院,可不是看你的管理能力,而是看你的科研有沒有研究出厲害的技術,哪怕是沒有技術。
也要有某些學術上的成就。
而這個,現在在道院也證明,是很有作用的。
當然,學術也得有人去證明成功了才成。
不然就是吹牛,這個可是要不得的。
長安的道院,還在原來的位置,只是佔地的範圍似乎更大了一些。
進入道院依舊是要通行證。
衛江準備的很是充分。
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在門口耍威風。
在門口和護衛說了幾句,然後出示了一塊令牌,不大一會就有一群人前來接待。
「在下長安道院孫暢,見過太上皇。」
孫暢看起來年紀就在三十歲左右,似乎是因為經常用腦子的緣故,頭上的頭髮,並不豐茂。
此時在行禮的時候,看起來就有點滑稽。
不過,沒有人會笑話一個道院的人,是不是體面。
因為,這裡的人,大多數都因為經常做實驗,只有回到家裡,或者是實驗走到了瓶頸,需要沉澱一段時間,才會把自己收拾的很很乾淨。
「恩,說說看,最近這些年,道院到底出了多少成果?「
崇禎也不會以貌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