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於青萍之末。
從王士琇的墮落,也就可以看出,整個的大明,少了士大夫這個階層,也還有另一個官僚階層。
只是崇禎在的時候,這些人都不敢抬頭而已。
又或者是,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根本就不敢表露出來。
畢竟,崇禎可是連續換了整個朝堂的猛人。
誰在這樣的皇帝首手下做事不怕?
可朱慈烺就不同了,儘管剛開始的時候,做的確實不錯,可在後來,也改變了許多東西。
雖然改動的很少。
卻比較神奇的,全部改在了另外一條和大明此時的體系,相反的路子上。
就像是當年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定下的所有律法條例,到了他兒子的時候,已經幾乎廢除了大半。
不然哪會有後來的永樂大帝。
而更讓人覺得很有意思的則是,永樂大帝弄出來的戰略部署,卻又被自己的兒子改的面目全非。
然後也就有了建奴的飛速壯大。
只能說,即便是老子再厲害,兒子若是不咋地的話,被人給忽悠瘸了。
也一樣會輸得一乾二淨。
現在崇禎讓大明走向了盛世,可眼看著聰明的朱慈烺,就又要走上敗家的路子,還覺得自己乾的不錯。
作為臣子的老人們,自然很快就能夠感受到這樣的變化。
都是在宦海沉浮的人精,立刻就找準了自己的位置。
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引導著朱慈烺,做出了更多的有利於他們的政策。
大明的大使館內。
王士琇看著走出門的楊勳和崔唐他們,臉色鐵青。
「是大人我年紀大了,已經不被這些小輩們看在眼裡,還是說我大明已經衰弱的,不在讓這些後輩們身後的國家懼怕了?」
王士琇的聲音,陰冷,狠厲。
做過錦衣衛的人,心中總會或多或少的有點陰寒。
此刻忽然恢復了本性。
又是天高皇帝遠,這裡也是他最大,難免剛愎自用了些。
此刻說出來的話,就像是他覺得,大明真的可以為了他因為無理要求丟失的顏面,來出兵一樣。
「大人,那兩個年輕人,現在還小,完全不知道大人年輕時的威名,不然那會敢輕易的做出這種決定。」
和他說話的這人,一直都是跟隨他的人。
清楚的知道,當年若不是因為和王衝起了衝突,然後遠走他鄉,從而錯過的錦衣衛指揮使的選拔。
那會只是一個大使館的館主。
「哼!給大明去個訊息,依舊是加急,就說楊國和大順有反叛大明的意圖,這次獨立出來,不過是在走第一步。」
以權謀私,他王士琇也是可以玩一玩的。
只是要小心一下停靠在荷蘭港口的大明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