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的交戰,恐怕會比一開始那兩場的大戰更加的劇烈,不過想要然荷蘭或者是英國甘心情願的掏錢,來購買咱們的淘汰貨,最好祈禱兩國一直不分勝負下去。」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在任何時候,都是最有力,也最省力的做法。
只要不是和自己打,其他的國家,哪怕是死絕了,也不管他們的事情,只要有好處就成。
就算是沒有好處,也要創造機會,給自己弄到好處。
這現在已經是大明,乃至於其他封地上的人,心中的重要想法。
曾經都
是不談錢的人。
現在可沒有誰去裝清高。
只因裝清高的人,最後都窮的快要揭不開鍋了。
兩相比較之下,清高的人幾乎快要和傻子相提並論了,氛圍的變化,進一步讓人們更加的務實。
「所以才需要咱們給兩個國家,都加強信心,讓他們覺得每一次的戰鬥,都可以贏的巨大的勝利。」
很快,高巖就在此的敲定了接下來,大順將要如何去對待這兩個國家的態度。
不親近,也不遠離。
高巖覺得,楊國的楊闊海,應該也是一樣的想法。
都是一個女人訓練教授出來的,聰慧也都不相上下。
想法差距應該不會很大。
「這件事要不要給楊國的人,去一個訊息?」
正在吃肉的李過忽然問道。
「自然要通知一下,儘管他自己也知道這麼做。」
高巖擺了擺手。
他相信,此刻楊闊海應該也快要給他發電報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楊國基本上都是楊闊海一個人撐著,好在地盤很小,上面的土著並不強大,牽扯到的殖民範圍也公佈時很大。
在楊闊海佔據了一塊地方,和高巖相互扶持,小戰不少,卻也磨練了手上計程車兵。
在有著火槍的威懾下。
損失的人手並不多,只是物資的消耗很大。
這也是發展反而有點慢的根本原因。
「把我的想法,趕快發給高巖,接下來會就要擴大戰船的生產產能,往後很長一段時間,咱們可就要靠這個賺錢了。」
楊闊海一直以來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