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就是嚎一嗓子。
讓崇禎還以為他回到了曾經的春晚舞臺。
愣了半響,才回過神來,時代不對,就連聽到這句話的場合也不對。
「你小子,李長庚走的時候,可沒有像今天說這麼肉麻的話。」
說
起李長庚,由於年紀很大,也早一步早早的去了地下,展現自己的治政能力去了,當年李定國在知道這件事,趕到李長庚的府邸之後。
也是好長時間,都捏呆呆的站在原地。
許多時候,無聲的沉默,要比哭泣和流淚更加讓人悲傷。
比那些李定國的後人,更像是李長庚的兒子。
李定國尷尬的一笑。
他是瞭解皇上的,畢竟做了內閣首輔十年時間。
「說吧,你從封地一路跑到汶萊,到底所為何事?要知道,你那塊封地上的土著,可不是好相遇的。」
崇禎心中對印度尼西亞這個地方,是真的很有意見。
也知道李定國當年想要迅速的平定整個印度尼西亞,到底做了那些事情。
手段很殘忍。
不由分說的一陣亂殺,把所有擺在明面上,不斷的抵制李定國推行政令的人,都給剃了一遍。
李定國有時候還後悔自己手段的暴力。
沒想到親耳聽到皇上說印度尼西亞真的不好相與。
那就說明,他當年做過的事情,一點錯都沒有,就算有錯,也是自己心慈手軟,殺到最後突然心軟了。
「皇上,臣在印度尼西亞藏人的火槍兵,相信只要有人不知死活,肯定是要再清理一遍的。」
對於自己的封地,李定國是做好的萬全之策,才會離開。
要不然,留下顧橫波一個人,他還真就不放心。
那塊土地上的土著,都是沒長腦子的混蛋,被人一挑撥,就會蹦出來,做一些該自己招惹禍端的事情。
不但如此,還眼紅他們這些大明移民過來的漢人們的財富。
那都只自己辛苦掙的,可不是大風颳過來的。
不知道自己辛苦一點做事,一天到晚的就想著去搶。
雖然搶確實要比做事,來錢要快的多,可都是有命賺沒命花啊。
在其中的一塊海灣處,都不知道沉了多少具當地土著的屍體。
要都是像汶萊的土著一樣,可以很順利的接受大明的問話,接受大明的教化,那麼經濟的發展,也能夠快速的走上上升到路。
「其實吧,那些人都是和建奴差不多的本性,只有殺的怕了,才會真正的低下頭,不過也要防備人家假裝裝孫子,就等著找機會狠狠的咬上一口狠得。」
崇禎說著,再次把建奴的發家史,說了一遍。
本來努爾哈赤一家,吃的是大明的俸祿,可到了最後怎麼樣?
還不知一次薩爾滸戰役,立刻就抖了起來。
若不是崇禎一連串的變法,讓大明忽然崛起了,而且崛起的四度很快,大明還真就危險了。
「都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大明帶來的文明,可以讓他們衣食無憂,卻偏偏要想先什麼宗教,話又說回來了,要是我真的給出了一些好點的政策,這些苦哈哈們這能拿到好處?」
李定國很懷疑。
鬧騰依然會繼續。
而且會把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種絕活,發展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