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乾脆就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那就是偏心。
只有偏心,才會減少後代之間的流血。
這是一個很神奇的答案。
王衝也沒想到過,居然會是這樣。
都說對待子女,要一碗水端平,可那都是底層和中層的家庭,才會出現的事情,到了更上一個層次。
想要保持家族的富貴不衰。
就只有這麼一個辦法,比什麼推恩令都要好得多。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總好過在問題出現之後,再殘忍的打破子女們的所有幻想。
要知道,經過了崇禎分封制的一連串的操作。
女人也是可以繼承皇位的。
「偏心嗎?」
王衝喃喃自語道。
越想越是有道理,就是對自己有點殘忍了一點,無法對出了繼承人之外的,任何一個子女,做出一點有好感的意思。
當然,其中的風險也很大,若是繼承人教育的不是很好。
依舊會出現大問題的。
「那要是繼承人,在沒有繼位的時候,乖巧,聽話,還很聰明,有作為,可在繼承了王位之後,整個人變了又該怎麼辦?」
王衝不得不小心。
一個國家的覆滅,最為皇室成員是很慘的。
一個封地的諸侯國要是覆滅了,其下場也絕對不會好上多少。
所以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都是慎重了再慎重。
「那就要看整個國家,或者說封地的律法了,只要律法健全,實際上一樣是可以約束皇帝和諸侯王的,除非是整個國家,或者是封地中的人,已經都不可信了。」
崇禎無奈的說著最後的,已經病入膏肓的場景。
到了那種地步,就是神仙來了,也而沒有絲毫的辦法。
除了推倒重來。
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不過著對於其他的在民間流浪的其他繼承人來說,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當然,這也要視當時的情況而定。
要是整個國家或者是封地的人,都無法容忍這一支統治的後代。
那麼乖乖的做一個順民,才是最好的選擇,要是跳出來搞風搞雨的話,絕對會連累其他的人,也跟著倒黴。
王衝若有所思。
他殫精竭慮的想過不少的辦法。
都是從《孝經》,人之初性本善,以及孔融讓梨等等,這些道德上的東西上,來教育自己的子女,約束子女。
只能說,這些儒家的東西,在許多時候,還真的會讓統治者覺得,好用。
在大明已經式微的學派,到了海外,卻又有人要拾起來的打算。
無外乎就是怕自己的子女們,為了爭權奪利,從而自相殘殺。
卻沒有想過,道德要是真的靠得住的話,那還會有那麼多不道德的事情發生?
只要利益夠大,總會有人拋棄一切,都要達到自己的目標。
可他都沒有想過,可以用偏心這一種辦法,從根本上杜絕其他子女窺視繼承人的想法,斷了念頭之後。
也就不會在想東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