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崇禎只在一些奏疏,還有遊記當中讀到過。
隨著大明旅遊的興起,有人喜歡榴蓮大明的山川河流,也有人喜歡廣闊的海洋,而出海就是唯一的途徑。
就是花費多了許多而已。
「王衝自從一家人,搬到了汶萊,有多久沒有回到大明瞭?」
周皇后看著遠處的海岸線,忽然問道。
問起王衝,實際上她是想起了王盈。
當年剛剛和闞玉樹成親,就一起跑了,害得當時道院的徐光啟,差點追出來把這兩人扣押起來。
實在是當時,在數算這一領域,能夠達到他們兩人高度的,還真的不多。
在道院發展到現如今,需要用到的數算,可是方方面面。
「有兩年沒見過他了,路程遙遠,兩年一次朝貢,也是和大明談一些利益而已,做了汶萊的諸侯王,他也就只得為了這一塊封地打轉了。」
崇禎回憶著最後一次見到王衝的模樣,同多歲的人。
滄桑洗去了他一身的稚嫩。
沉穩了許多,只是據說偶爾脾氣有點暴躁。
不過想想也是,一個人要伺候這麼大的一個攤子,需要
注入的本錢,可是個無底洞,若不大明需要的橡膠,可以在這裡出貨不少的話。
還真的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更多的利潤點。
「哎···有家室,也有了自己的事業,皇上,是這麼說的吧?」
周皇后說到這裡,回頭問著崇禎,這些稀奇古怪的話,都是崇禎偶爾會用出來,一開始意思是怎樣的,沒有體會的出來。
可用著用著,也就明瞭了其中的含義。
「是這麼說的,以前是光腳的,現在穿上鞋子了,自然是不會像年輕時那麼的隨意。」
崇禎點了點頭。
一個人的灑脫,有時候看的就是他身上有沒有負擔。
在王衝做衛武軍上將軍的時候,所有的花費,都有崇禎來撥款,他只需要訓練士兵,給出一些任務就成。
可現在汶萊是他的了。
他就必須建設好這個地方,以此作為自己家族,能夠傳承下去的重要祖地。
「也是,身上有了負擔,才會知道什麼叫做責任。」
身後的張嫣說到這裡,想的則是崇禎在呂宋是的那種模樣。
估計當年若不是崇禎坐上了皇位,絕對會是京師第一紈絝子弟吧。
不過,也只有這樣的信王,才能夠不會被皇帝所猜忌,從而善終。
**
汶萊的碼頭。
本來船隻來往的繁華之地,今日卻被清理出了一塊很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