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簡稱澳洲。
australia一詞,原意為“南方的大陸”,由拉丁文terraaustralis(南方的土地)變化而來。
歐洲人在17世紀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早在4萬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於澳大利亞這塊土地上。
這是崇禎對於這一塊大陸,最簡單的一旦認知。
更加具體的東西,就無從得知了。
只能說學渣的知識儲備,大多都是些無聊,且有不可以公之於眾的記憶。
按照徐霞客和他的兒子,整理彙編,傳回來的卷中上看。
早在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託雷斯(luisvaezdetorres)的船隻駛過位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duyfken)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並命名此地為“新荷蘭”。
大明如今發現這個地方,並且登陸上面之後,相差了差不多四十多年。
而也正是這一年,大明出生了兩個將要撅了大明王朝墳墓的人物張獻忠和李自成。
崇禎拿著這一份卷宗,很是開心。
這說明,大明的土地,又要增加了,儘管只是一個諸侯國。
自從崇禎想要搞一次大一點的慶典之後,每一個能夠說得上話,見得到面的人,都會給他送來祝福和貢品。
然而其中有著巨大價值的,估計也就這樣麼一份徐霞客寄回來的卷宗能夠和晚上將要上手的扶桑女皇相媲美了。
別怨他好色。
只是扶桑的女人,特別是女皇,他還沒玩過。
哪怕是做夢,居然都沒有夢到過,實在是可氣的緊。
“高宇順,記一下,到時候論功行賞的時候,也給徐霞客記上一功。”
崇禎立刻吩咐著。
隨即感嘆道:“我大明雙徐,一個管理道院,一個用一雙腳,丈量天下的土地,可都是上蒼賜給大明的人才啊。”
大明開國的時候,有徐達。
徐達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不朽的功勳。太祖皇帝朱元璋倚之為“萬里長城”,後世亦公認他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現在,崇禎手中也有著徐光啟和徐霞客。
一位用自己的技術,撐起了大明的繁華。
一個用自己的一雙腳,給大明帶來了一塊更加富饒的土地。
旁人不是很清楚,這一卷卷宗,到底意味著什麼。
崇禎時期的功績,是很難得到的。
大部分都是軍功,想要透過治理地方,拿到和軍功等同的功績很難,估計也就現在的李長庚和李定國,差不多算得上。
“皇上聖明,太祖皇帝得了一徐,就得了整個天下,皇上得了雙徐,大明的盛世已經來了。”
高宇順心中已經記下了那個叫做徐霞客的人。
只要皇上在意的,他就跌時刻關注著這人的動向,以免皇上詢問起來的時候,他啊還是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