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能夠有現在的成就,也是當年顏思齊打下的基礎,若不是顏思齊英年早逝,現在怕是也能夠成為大明的水軍將軍。
那時候,他們被扶桑人追趕的無處可逃。
也是顏思齊率船隊柢海灣,在笨港(今臺灣北港)靠岸。他見島上地肥水美、大片荒野未闢,決意在此開疆拓土,幹一番事業。乃率聚伐木闢土,構築寮寨。
如今鄭家在小琉球島的一些建設,也都是人家顏思齊那個時候就應做好的規劃。
“是啊,可惜了顏盟主。”
彷彿又
(本章未完,請翻頁)
回憶起了當時的場景,鄭芝龍心中也是無奈中,透著些許慶幸。
當時顏思齊和部眾到諸羅山捕獵,豪飲暴食,不幸染傷寒病。數日後競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年僅三十七歲。
三十七歲啊。
要是能夠活到現在的話,或許已經憑著他們一夥人,反攻到了扶桑本土了。
臨終時的遺言,鄭芝龍都還清晰的記得。
“不佞與公等共事二載,本期建立功業,揚中國聲名。今壯志未遂,中道夭折,公等其繼起。”
鄭芝龍不自覺的念出了聲音。
心中早就死寂的熱血,居然再次沸騰而來起來。
“顏公當年活著的時候,看不到扶桑歸於大明,死後咱們可以寫出一本書,把經過燒給他好好的看看。”
劉香也是唏噓不已。
隨即建議道,最近他不斷的在學習心得東西,其中有一句詩詞很有意思。
家祭無忘告乃翁。
雖然兩人之間的輩分差距有點大,可意思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你這個想法已經落伍了,在大明的船隊,登上小琉球島的時候,顏公的名字,就已經被送進了大明的英雄殿,人家受的可是整個大明的祭祀,咱們不過是錦上添花。”
鄭芝龍說到這裡。
忽然感覺到,自己的老大哥,當真是幸運。
活著的時候,有著一群人追隨,拋頭顱灑人血。
就是死了,也一樣是大明的英雄。
他們這些活著的人,往後可就沒有這種待遇了。
若是不是現在四處在打仗,估計小琉球島上的一塊巨大的顏思齊石像,都會建立起來供人瞻仰。
劉香張了張嘴。
想要說點什麼,表達一點自己的意見。
忽然就索然無味。
在海上做海盜有什麼意思,還是出去建功立業,才是男兒們該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