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忘了,已經被滅掉的建奴,是如何打破山海關,從而打的他差點死去。
“那就等著,朝廷給補充完了物資,再繼續行動,南越的治理,也需要花費時間。”
李長庚沉吟了一下,迅速的做出了決斷。
剛好也可以讓大明計程車兵們,好好的熟悉一下週圍的環境,免得在戰鬥期間,身體病了無法得到良好的休息,然後減員。
距離大明還很遠。
補充物資可不需要考慮,水土不服的問題。
只有人還不行。
“那就給朝廷上奏疏吧,李大人來提
(本章未完,請翻頁)
筆,我們兩個大老粗就在上面簽字,蓋章便可。”
張春和鄭芝虎兩人都是這個意思。
**
南越來往一次大明的京師,需要的時間真的很久。
哪怕是走海路,速度更快速一點,也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
於此同時。
建州將軍李過關於沙俄的訊息,也傳到了京師的朝廷之上。
崇禎十六年,十月,秋。
寒風未至。
京師依舊炎熱。
人行道兩旁的樹上,知了嘶聲力竭的,使用者最後的力氣,叫著最悽慘的聲音。
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注意到它的人,看明白它們一生短暫的命運,是多麼的艱難。
崇禎和袁可立走在林蔭小道上。
踩著地上斑駁的陽光,感受著樹底下微涼的風。
袁可立已經很老了,就是跟在他身後的黃龍,頭上也沾滿了白髮,早年受過的創傷對黃龍的影響很大。
如今看起來,也比同齡人,更加的老上了幾歲。
“短短几年時間,大明日新月異,若是有人在幾十年前,給老夫說,大明是可以做到眼前這種讓百姓們富足安樂的話,老夫是肯定不會相信的。”
袁可立儘管年歲已高,可也不至於老眼昏花。
只是在之前生了一場大病之後,身體到底虛弱了許多,走上一段路,就跌停下來歇息一下。
而像他這個年紀的老人,身後跟著一個輪椅,也已經算是標配。
此時已經走了很遠的一段路了。
只能再次坐在輪椅上,被一名護衛推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