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襄城中。
李倧不敢前去面對大明的軍隊,只能放任朝鮮春信使羅德憲前去接應。
而他自己隨時都在準備著逃亡。
只有做了國主的人,才能夠清楚的意識到,仁義道德是要不得的,只有活著才是根本,春信使羅德憲和回答使李廓兩人,說好聽一點是朝鮮的重臣。
說難聽一點也不過是和大明的聯絡員。
一旦沒了利用價值,隨時都會被人捨棄。
至於讓大明軍隊相信自己的處境,還不如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逃出平襄為好。
李倧在城頭上向下看了一眼,回頭道:“大明軍隊軍勢嚴謹,咱們是守不住平襄的,諸位也不要認為人家是為了咱們的安全而來。”
明晃晃的刀槍,殺氣逼人。
分明是來找茬的,又或者就是來滅了他們國統的。
那會輕易的收兵罷戰。
以金尚憲為首的斥和派與崔鳴吉為首的主和派。此時也不再為了投降還是抵抗到底而爭執了。
在絕對的勢力面前,任何的軟手段都是無用。
“城下的大明軍隊不是來質問咱們向大清投降的。”
金尚憲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門道,袁崇煥的隊伍中,沒有幾個他印象中的那種文人打扮。
“看來咱們得離開國都了。”
崔鳴吉不認自己一個主和派首領,真的能夠被大明的軍隊認可。
他已經看到了其中夾雜著的攻城器械,就知道這是一支比阿敏的騎兵更加會攻打城池的軍隊。
想要結下城下之盟。
恐怕是不可能了。
“走吧,留下回答使李廓足夠延緩大明軍隊追擊咱們的速度了,想要保命就動作快一點。”
李倧一點都不猶豫的,帶著自己的手下,想著東面的城門走去。
趁著此時大明還沒有派兵圍城出逃,再等下去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其他親近的臣子,眼見連國主都要跑路,留下還不是等死,也跟著呼啦一下散了一大群。
然而這些人的行動並沒有李倧快速。
城外遠處的袁崇煥大軍之中。
何可綱一直在看著平襄城,心中思索著,怎麼才能夠以最小的代價,攻打下這座城池。
雖然剛剛他們在極力的貶低平襄。
可那是為了提升軍隊計程車氣。
有一說一,這座城池看起來還是很堅固的,不過要攻打下來做多費一點時間而已。
“總兵大人,城頭上有騷亂,士兵也減少了許多,咱麼是現在攻城呢,還是再等一會?”
袁崇煥聞言一怔,打仗的時候,守城的一方不說現在正在忙碌著搬運滾石和滾木,最起碼也要燒一點金汁吧。
看不到人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