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宏博是尉長,在孫傳庭的手下,像這樣的職位有二十個。
他能夠召集的也只有自己的手下。
像其他的尉長,會給他面子,也不過是看在孫傳庭的面子上,而平時兩者之間就是競爭關係。
在帳篷中與會的,什長們,也不都是他能夠不經過軍令,能夠叫得動的。
哪像原來的那種軍隊模式,只要千戶一句話,底下的人不管有沒有軍令誰都應該執行。
對於底下人的質疑,計宏博早有準備。
一位平民出身計程車兵,經過了打拼,坐上了尉長的位置,也自有他的出眾能力來支撐。
“你說的沒錯,孫將軍是為了咱們少受一點犧牲,可明明很容易拿到手的戰功,卻要一直在耗費物資的情況下,繼續等下去,你有沒有算過,大軍多停留一天,就需要消耗多少錢財?”
計宏博剛剛也是一時激動矢口說了一句錯話,無論如何孫傳庭都是他的領路人,也是提拔他的恩人。
可在面對軍功,面對官職提升這件事情商,他還是有些失智。
目光掃視一圈手下,接著面上沉痛的說道:“每天最少五十金元啊,要是能夠把這些物資省下來,有能救活多少百姓。”
此時他也學聰明瞭,張口閉口不在說自己的軍功,而是一副悲天憐人的模樣,眼珠子通紅的彷彿在為民請命一般。
五十金元,在他們的眼中已經很多了,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夠隨便的拿出上千金元來。
在物價的平衡方面,崇禎做的還不錯,雍州和冀州兩地,還很安穩,而別的地方就無能為力了。
當然如今已經被清理過的袞州一些地方,現在也都在緩慢的恢復生產。
特別是從京師追著過來的一些大商人,花起錢來,更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都知道,袞州正是等待開發的時候,財富的潛力就在那裡擺著,只要佔據了先手,總會能夠賺回大筆的財富。
特別是這個地方盛產棉花。
讓許多看到棉花利潤的商人們,恨不得孫傳庭的推進更快一些,而在其中一些心急的商人眼中。
張國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人。
大明撥付的用於修路建設的款項,商人們也跟著摻和了一腳,捐錢,捐物資。
就是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自己廠房的道路,率先連線到各大縣城。
要想富先修路,崇禎已經做出了最簡單的示範,剩下的人也都是人精,那會看不到好處。
話扯遠了一些。
在所有人聽到五十金元的時候,心頭就是一跳。
他們的俸祿,一個月才多少,根本就不足一枚金元,這要是能夠省下來,雖然落不到他們這自己的口袋。
可能夠給那些受傷的兄弟們多留一點補貼也是好的啊。
大多數人,給自己的心裡找了個好點的藉口,畢竟現在的新軍,可不是以前的那種軍法制度。
無法作戰計程車兵,大明給出的條件,也是相當優惠。
現在的問題是,即便士兵受傷了,也沒有誰甘願轉業跑到地方上去做巡捕。
“皇上不是說了嗎,為國分憂才是咱們軍人應該做的事情,我看進山剿滅匪賊是應有之事。”
其中一人說道,自己的軍功還差不少才能夠晉升到尉長。
而到了尉長,能夠領到千人,才算是在官場上登堂入室,就算轉業回去,立刻就是知府的職位給準備著。
“可皇上也說了,能用錢財解決的事情,就不需要用人命去填窟弄,這一點你不會也忘了吧。”
趙老三並不老,只是在自己的家鄉輩分高,才被人稱呼的很老。
打仗死人他是不怕的,怕的就是死的毫無價值,如今進山剿滅敵人,在他看來完全就是多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