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的等待,都是為了重逢的喜悅。
渤海戰艦的船頭上,劉世勳拿著望遠鏡,眺望著遠方,他沒有這種感覺。
雖然他渴望戰鬥,海中的戰鬥,可現在是為了運送糧食,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填飽肚子,根本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與大局不顧。
望遠鏡之中,海天一線。
悠閒的白雲,徜徉在藍天之上,倒映在海中,在他的手下,報告說已經看到了一條船正在飛快的駛來。
不大一會,他望遠鏡之中,就看到了一個小黑點,從模糊到清晰的迅速變大。
顛簸的海浪,讓這艘看起來不大的船隻,抖得厲害。
鼓起的風帆,時刻調整著方位,用最省力的方法,驅動著船飛快的航行。
雖然他已經下令這一艘船,到來之後不許開炮,可該有的準備和防守還是要的,歷史上捨棄戰船,用火攻的例子可是不少。
總要保持一點距離才好。
船隊依然在前進,並沒有錨定在一個地方。
“將軍,船來了。”
此時已經不需要望遠鏡,就能夠看到來船。
船隻很小,還沒有他船隊之中的捕魚船大,也很破舊,顯是使用了不知道多久,都沒有淘汰的老舊船隻。
甲板上也打著不少的補丁。
差點讓看到這艘船的人,以為下一刻就會散架。
“放小船前去接應,注意安全。”
劉世勳的謹慎,是不會放這艘船,走到一個危險的距離的。
“是,將軍。”
小船是他腳下這種戰艦,配備的救生船,雖然在海上,一旦遇到了海難,都是全軍覆沒。
有了一條這樣的小船,大多數的時候,不過是在給自己一個心裡安慰。
當然,在平時上岸,乃至於從岸上上船,這樣的小船還是很好用的。
林宜豐是劉香手下,最能說會道的。
幾年前,鄭芝龍受到熊文燦招降的時候,就是他出主意讓劉香帶著其餘手下,和鄭芝龍分道揚鑣的。
也是那一次,“十八芝”這個組織,一夜之間分崩離析。
強大的海上力量,一度衰弱的,差點武力抗衡西斑斑,荷蘭等海上勢力的侵擾。
他是林鳳的後人,這一點如今已經是除了他自己沒有人知道了。
當年的先祖,林鳳在海上何等威風,只可惜,一邊要對付當時的好上強敵西班牙人,一邊還要面對背後的大明。
最後在在中西兩國艦隊夾擊下,大敗而歸。
部屬蔡德、李瑞奇,陳木童到潮陽受撫,他自己卻是堅持反抗明廷,由於當年歷史條件的限制,孤軍難鳴,林鳳不得不“復走西番”。
都說下落不明。
不過是在最後為了躲避大明的追捕,繼續在海上漂泊而已。
短短几十年,海上就已經是物是人非。
當年的林鳳還有幾人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