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被採納的也很多。
當中他弄不明白的,也就更多了,此前沒有想過為什麼,就是回去琢磨了許久,身邊也沒有人可以商量,自然就看不透這個問題。
他不是李定國,還有李長庚一開始在身邊提點。
這也是遇到貴人的好處。
“多謝李大人指點迷津。”
劉文秀彷彿看到了一點本質的東西,卻又似是而非,只等到去了遼東好驗證一二。
而一個桌子上吃飯的婁先光,金斌,楊循翰三人就不是很自在了,他們是見過皇上沒錯,也陪著皇上在天津待了一段時間。
此刻突然發現,同桌的這位年輕人,來頭這麼大,都不敢隨便的說話。
其中楊循翰更是後悔不跌。
說的多了,總會有漏洞,他剛剛還說到了閹黨,這要是傳到了田守新和王承恩兩位公公的耳中。
自己可就不用混了。
一頓飯吃的劉文秀是大有收穫,李邦華沒有給他一點說教,只給他指了怎麼去學習,這就是天大的恩情。
有什麼比身邊的皇上更好的榜樣呢?
“是不是有種當局者迷的感覺?”
李邦華放下筷子,緩緩的問道。
他的年紀大了,每一樣海鮮,只能少吃一點,嘗一嘗味道,可不敢多吃。
“是。”
“是就對了,我可是知道李定國是怎麼磨練出來的,人家李長庚就在背後指點著,還放手讓李定國去做,時間久了,本事也就出來了,把握好這個機會,一個將軍的職位,你還是能夠拿的起的。”
“李老真的這麼認為?”
“袁可立這麼說的,他的眼光總不會有錯。”
劉文秀知道李邦華說的這個機會是什麼,幫助劉興祚收復更多的大明失地,把皇太極的勢力,壓制到最小。
一頓飯吃的有人盡興,有人卻就難熬了。
告別了李邦華和劉文秀之後。
婁先光和金斌就拉著楊循翰的手不放了。
“咱們該算算賬了。”
“算什麼賬?”
“要你多嘴,還什麼閹黨,你自己怎麼不把自己給閹了?”
“我的錯,我的錯,認打認罰,說好別打臉,明天要上班的。”
“還知道錯,今天也就是李大人在,要是別人,你我都得倒黴。”
其實倒黴倒不至於。
畢竟,現在也沒有因言獲罪了,只是他們這些大明以前得老人,還是想得太多,心中懼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