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元年(1628),廣東平遠、興寧、程鄉、大埔盜賊蜂起,有賊總蘇亞婆、鍾三舍、邱囊計、黎燦鑿、朱婆熊、半天飛等,各統轄數千人,流劫安遠、定南、長寧。
這些大事件賴欽壽是知道的。
就是現在平遠、興寧、程鄉、大埔各地都還有這些人的影子,從一開始的聲勢巨大,到現在小打小鬧,四處流竄,都快成為贛州的頑疾了。
“投靠?你去告訴他們,我賴欽壽不接受投靠,只接受收編。”
投靠過來,就會多出幾個山頭,到時候需要東征西討,一定會麻煩不斷,就他現在的手下,幾個當家的都是相互看不順眼。
雖然他很樂意看到這樣場景,這說明底細的人聯合不起來,他的位置就很穩固,可對於將要到來的作戰,影響還是很大的。
大明的軍隊可是訓練有素,若是他手下的人,不能好好的配合的話,就算是擁有火槍也一定會輸得很難看。
而且還會影響背後給他提供火槍的那位大人的計劃。
“大哥霸氣,就應該這麼幹,都昨日黃花了,還想著和咱們平起平坐?咱們這裡可不是梁山,不興一百單八將。”
黃期達還是有點學問的,知道梁山好漢的名頭叫的響,可結局也忒慘了一些。
迷信一點的說法就是,梁山和一百單八都是不成大事的徵兆。
所以能夠避免的話,就一定要避免。
賴欽壽滿意的點了點頭,還有是明事理的人,要是任何一個人都要問他為什麼的,那他這個賊總做的也不會很舒坦。
雖然此時鄒稍豺還沒有問出口,可臉上的表情已經表現出來了。
“就是,咱們可是有火槍的好漢,連官府的人都打的稀里嘩啦,他們蘇亞婆、鍾三舍憑什麼加入咱們?”
面紅耳赤的過天星嘟囔著。
道理沒有錯,可鄒稍豺卻有點尷尬。
支吾了一陣,只好說出了關於蘇亞婆、鍾三舍的真實情況。
“他們說是可以送給咱們三十杆火槍,火藥三百斤。”
懶洋洋的賴欽壽突然吃驚的坐起身來。
“你說什麼?他們有火槍和火藥?他們拿來的這些東西?”
不怪他吃驚,連續的劫掠,已經讓他弄到了不少的鐵匠,可就是打造不出來手中的火槍。
不要說火槍了,就連火藥都造不出來。
一場蕉坑會戰,別看他手下幾乎無損,可最要命的物資補充,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拿到的。
一開始還無償提供,可在他們連續劫掠了幾次之後,又要真金白銀了。
如今他的手上,糧食很多,就是金銀和古董字畫看起來也不少,可轉眼就要不是自己的了。
“他們沒說。”
“請,快請,算了還是我出去迎接。”
象湖,風景優美。
環山流水,不但風景好,就是藏兵也是一個好去處。
“賴欽壽手下有能人啊,要是當年有人給咱們指點這一條明路的話,那會被追的如同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
蘇亞婆雖是看著四周的景色,可實際上看得則是一些隱秘的地方,哪裡都藏著人,要不是手段低略,絕對不會被他一眼看穿。
“現在也不遲。”
鍾三舍點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