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在皇太極登基之後,一系列的變法措施,讓後金強大了起來,不但打敗了朝鮮,讓其俯首稱臣,年年納貢。
還打敗了曾經和他們僵持不下的蒙古人。
趕得林丹汗不得不從義州,一直退縮到了宣府鎮,積蓄實力。
和大明的交戰,在遼東範圍內更是一度佔據上風。
到了後來,兩次入關,雖然第一次在喜峰口受阻,可在山海關成功了,這一個大事件更是成了後金最耀眼的巔峰。
然而。
巔峰過後,就進入了低谷。
大明醒了。
這頭沉睡了不知道多久的猛虎,巨龍,忽然見就睜開了眼睛,只是一道光射出,整個局勢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雖然大明的內部,天災人禍不斷。
卻已經漸漸的全部控制在了朝廷的手中,隨著朝廷的作為,公信力和威嚴也是與日俱增。
隨之而來的好處,就是朝廷的任何一項政令。
不管理不理解,總會得到最好的實施,當然最後證明,這些條例和政令,大部分都是正確的。
而小部分雖然沒有什麼作用,可也沒有看到那些危害。
也正是大明再次爆發了地龍翻身,才讓皇太極覺得,這是一次機會,一次重創大明的最好的機會。
他沒有自大的一位,單憑他們一己之力,就能夠和大明對抗。
拉上了林丹汗,也不過是為自己分擔一些來自大明的壓力。
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沒錯,可結果錯了。
大明展現出來的實力,根本就像是一個大人在追著小孩子揍,雖然一開始,還對他們進攻的人數,產生了巨大的夜裡。
可打著打著,大明計程車兵忽然發現。
呦!
敵人似乎不咋地啊。
那還用說。
當然是上去一陣亂揍了,第一個捱揍的就是林丹汗的蒙古人,而且都是在傍晚和夜間被全部拿下的。
皇太極不知道大明用了那些手段。
在馬蘭峪展現出來的實力,似乎也只是冰山一角。
隨著戰局,越來月明朗,皇太極全力以赴,才能夠勉強牽制住大明的火槍兵的秘密,已經被高傑看破了。
退後十里就是在示弱。
“古人有退避三舍,現在我高傑,也能夠享受到古人的待遇了。”
在一開始,差距到皇太極的營地後撤,還以為是在佈置陷阱,想要給他一個狠得。
然而,在接到了古文口的傳令兵傳來的訊息之後,這種看法就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訊息的及時傳遞,在大明的軍隊之中,現在已經是放在最前端最需要重視的。
曾經的各自為戰,在最新的軍法條例中已經不可取。
所以就有了支援,救援和一些戰況的交流,為的就是擴大每一個戰鬥成果,說不得哪一種訊息被利用上。
就有可能讓自己得到一部分軍功。
“咱們是被建奴的兇狠給騙了,誰知道這才幾年時間,建奴們就成了外強中乾,色厲內茬的樣子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