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咳血而亡,都是皇太極的本事了得。
帳篷內,沒有人敢開口說話。
悲傷的氣氛,感染著每一位貝勒們。
皇太極努力的振作精神,看著這些人,都是曾經在戰場上拼搏拿到的地位。
“都一個個的哭喪著臉,給誰看呢?”
“咱們這一場是失敗了,可以後還會贏回來。”
“當年咱們大清,可以用幾幅鎧甲,打下現在這麼大的地盤,以後也一定能夠打回來。”
“現在丟失的,也是咱們曾經搶過來了,有什麼不滿意,有什麼捨不得的?”
皇太極一聲聲的怒喝。
戰鬥輸了不要緊,人暫時沒了精氣神也不要緊。
最重要的是人心不要散了。
道理誰都明白。
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早就過了吃苦的歲月,再想回到那個吃糠咽菜的年代,沒有誰會忍受的了。
“代善,現在有你來準備撤離的任務,朕乏了。”
皇太極擺了擺手。
他的這次聯合林丹汗來攻打大明的做法,本來就沒有錯。
哪怕是是《三國演義》中吳蜀聯手,對抗魏國也是這樣的手段,合縱連橫,只是沒有預料到的則是,大明實在太過厲害了一些。
一家打兩家。
中原還要賑災,也拖住了大明更多的手腳。
機會是個好機會。
奈何他們沒有辦法抓住。
相信這一次戰鬥結束之後,周圍的所有勢力會重新認識大明,也再也不會有人輕易的挑起和大明的爭端了。
帳篷內的貝勒們,低沉著腦袋,一句話也不說的走了出來。
代善走在了最後。
在將要出去的時候,回頭看了一眼已經閉上眼睛休息的皇太極。
(本章未完,請翻頁)
嘆息一聲,轉身就走。
他還記的,在他們的父親努爾哈赤在的時候,面對蒙古人可是不分上下,到了皇太極的手中,各方面的實力,迅速的就超過了林丹汗。
這也是他們有底氣向大明開戰的原因。
然而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一次入關看起來是勝利了,讓天下震動,給大清染上了一層金粉。
然而後果這是驚醒了沉睡中的大明。
後果就是,他們再也買不到大明的任何有價值的物資了,更得不到任何一點來自商人們的幫助了。
就是朝堂之中的那些大臣們。
也都不在是他們所熟悉的作風。
彷彿大明忽然之間就脫胎換骨,成了一個他們記憶中的陌生國家。
烈日炎炎。
建奴們最喜歡的作戰天氣,就是在冬季,這個是和大明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