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桂在沒有火槍出現之前。
覺得打仗憑藉的就是將領對於兵法的理解,還有就是能夠訓練出一支百戰精兵。
當年在京師腳下,他領著五千騎兵,死命的追著杜度的敵兵猛砍的時候,也是見識過晁剛對於火槍的運用。
那真的是讓建奴無法越雷池一步。
當時雖然對火槍這種兵器的威力很是驚訝,卻也只是驚訝而已,再後來連續傳來的幾次大捷,都是因為火槍的犀利而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這時,他才會睜眼看中火槍。
然而。
今晚的戰鬥,卻再次重新整理了,他對於火器的看法。
刀劍,長槍,在戰鬥中的作用,已經將要成為歷史了,重新定義戰爭的則是火器的強大與否。
在他剛剛覺得,大明的軍隊已經無敵了的時候,卻又被高傑反駁。
滿桂想不出來,還有什麼能夠威脅到大明的火槍手。
在火把的照樣下,靠在城牆角落的滿桂臉上的不信,高傑看得一清二楚。
“別說你不信,要是我沒有遇到過那樣的戰鬥,也和你一樣的不信。”
高傑小聲的解釋了一句,彷彿回憶起了一點不好的畫面。
“人的智慧,有時候,是可以彌補武器上的差距的。”
接著就講起了他在大淩河堡附近巡邏時,遇到的一些兇險的事件,廣平的莽古爾泰早就被他們打服了。
也就只有西平的阿敏,還在試圖找著大明火器的漏洞。
雖然用出來的辦法,都匪夷所思,可只要起到作用,就能夠產生巨大的傷害。
一旦遼東計程車兵們,覺得建奴們蠢的話,立刻就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而每一次交戰之後,都會有人去記錄,總結。
然後整理成冊,分發給每一支隊伍的手中。
為的就是,不要在同一個陷阱之中掉入兩次。
四處的槍聲還在繼續,往馬蘭峪衝過來的路上,地雷也是響個不停。
影影綽綽的影子,看起來有的遲疑不前,也有人在驚慌失措的後撤,林林總總的亂象,不一而終。
滿桂此時也拿起了火槍,瞄準著下面能夠看到的人影開始射擊,不管打不打得中,槍聲不斷,就是最自己最大的安慰。
而高傑卻是揹著火槍,在城牆上弓著腰,檢視著城下的戰況。
開槍的人,多他一人不多,少他一人不少。
作為馬蘭峪最高的軍事長官,他要做的就是,如何很好的利用手中有限的兵力,付出最小的代價,擋住敵人的進攻。
“一排休息,第二排接上。”
高傑在路過一名士兵的時候,透過詢問,知道手中的火槍,槍管已經發燙,再射擊下去有很大的可能炸膛。
跟在高傑身邊的傳令兵,在身上摸出了一支訊號彈,實際上就是改裝過後的煙花。
一拉引線,只聽“砰”的一聲,飛上了夜空。
然後在一聲沉悶的爆炸中,散出紅色火花燃燒出來的圖案。
這個圖案,在戰鬥之中的意思,就是接替的意思。
每一輪士兵,都有著自己的攻擊次序,這一點也是經過了長久的戰鬥,實驗的出來的最準確的資料。
火槍的槍聲,也只沉寂了剎那,就再次兇猛的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