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刻,隱蔽在城牆後面的高傑,正悠閒的吃著行軍糧,沒有酒水,只能用燒的觀塘的茶水代替。
“今晚的月亮挺圓的,你說建奴會不會因為怕自己被暴露,今晚不會選擇攻城?”
滿桂沒心思吃飯,他抬頭看向了夜空那輪明月,大明是有照明彈的,可在高額的造價面前,他沒有嘗試過在晚上發射出去是個什麼效果的。
自然對天時頗為關注。
“建奴一定會攻城,不然他們也不會等到天黑了,不過是今晚的月色更好一點罷了。”
高傑正說著,忽然一頓接著又道:“皇上還說給每一支軍隊安排一位欽天監的人,專門在打仗的時候,觀察天象的,到現在已經快一年了,也沒點動靜,不會是不給了吧。”
聞言。
滿桂嚇了一跳,欽天監的人進入軍隊,那不是論彈琴嗎?
看天上星星的人,能夠打仗?
再說了,欽天監的人,辦的可是皇差,能放下身段去軍隊?
“真的假的?”
“自然是真的,哦,對了,當時你還不是朝廷任命的尉長,所以這件事情你應該還不知道。”
“欽天監的人去軍隊幹嘛?”
(本章未完,請翻頁)
“觀察天象,看哪天有雨,那天什麼時候起霧,反正和天氣有關的,都要給出一個大致的說法,好配合當地的軍隊作戰。”
高傑說的理所當然,滿桂卻是對如今的軍隊,使用的各種人才,感到了一種讓他心中恐慌的奢侈。
曾經還以為,只要朝廷能夠給發足糧餉,就是謝天謝地了。
現在看來,當時自己的想法,真的是格局小了,應該再往大里多想想,不然自己打仗都不會舒心。
然而,沒有對比,就沒有優劣。
回頭再看看曾經的朝堂,那些大臣們真的得送去好好的勞改一番,都是些什麼東西啊,只顧著做人上人,合著打仗死人,不是他們家的所以一點都不心疼,不愧疚。
“你估計,這一次咱們能不能擋下建奴?要知道對面可是差不多十萬人計程車兵。”
白天的時候,斥候們也只看了個大概,黑壓壓的一群,不站在高出,很難準確的確定人數。
只有在天黑之前,瞭望塔上的旗語兵才給出了一個明確的數字。
五千人都已經很難對付了。
現在十萬人應對起來就更加的艱難。
每逢大事有靜氣。
高傑的鎮定,也影響了滿桂,一個人在這麼多的敵人面前,還能夠悠閒的吃飯喝茶,這個才是史書上描述的那些名將的姿態。
這一點,他得好好的學學。
“肯定能擋下,這一點不用懷疑,估計就是消耗的物資多一點而已,不過這個應該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大明朝廷有錢。”
高傑說的底氣十足。
彷彿打仗就是在花錢,花的越多,勝利就來的越容易。
然而事實上還真的就是如此。
遼邊的邊市做生意是在花錢,此時禦敵於國門之外也是在花錢,不同的是,遼邊邊市有點賺頭,而馬蘭峪則是在虧本經營而已。
高傑不知道的則是,這幾天,李長庚已經快要罵人了。
流水的金元,還沒有開戰就“嘩啦嘩啦”的往外流,若不是還有點底子,很可能連士兵們的糧餉都要發不出來了。
當然,邊關的戰鬥,花費的還是小數。
大頭還是湖廣的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