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茂相瞧著洪承疇所說的敵人進軍路線。
“是上一次建奴出關走過的馬蘭峪?”
“不錯,正是馬蘭峪,他們也只對這一條道路熟悉,不過其他的方位,也不能不防。”
“他們就不怕,再次中了埋伏?”
“應該是不怕的,要不是咱們有望遠鏡這樣的神器,說不得還真的會中了皇太極和林丹汗的計謀。”
說道這裡,洪承疇心中還是有點後怕的。
無論是皇太極和林丹汗,能夠把情報做的天衣無縫,真的需要一點手段才行。
大明在發展暗探,人家建奴和蒙古人也沒有閒著。
“這麼說,敵人還不知道,咱們大明已經洞悉了他們的意圖?”
蘇茂相不懂打仗,可知彼知己這句話,還是清楚的。
對於洪承疇的安排,也就多了不少的信心。
“可以這麼認為,不過最好拋開這種先見之明,皇太極和林丹汗都是一時人傑,這樣的人用兵,本就是無跡可尋,就算是洞悉了他們出兵的方向,只要沒有全面的發起進攻,就沒有辦法確定攻擊的是那一段城牆。”
“那麼,洪將軍希望本官怎麼配合?”
“組織人手運送物資,只要物資足夠,任他敵人再多,也沒有辦法越過防線一步。”
洪承疇有這種自信。
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打擊敵人,可要比深入大漠或者草原更加有利。
“好,我這就去做,不過還要洪將將軍,給出幾個目標才行。”
洪承疇點點頭,這是老成之言。
物資要運輸,也要送到目的地才行。
“於參謀,你們先推演一下,看看敵人大概會從那幾個位置進攻。”
“居庸關,古文口都有可能,不過馬蘭峪的機率更大一些。”
於參謀是新近從皇家軍事學院出來的人才,暫領參謀長一職。
他需要軍功才能夠轉正,而之所以讓其他早就在參謀當中的人服氣,就是因為此人在沙盤推演上面,就沒有失敗過。
雖然是紙上談兵。
可各種軍事素養,真的不是曾經那些在各個隊伍當中,抽調的半路參謀要強的多。
他的全名就叫于振華。
至於原名早就放棄了,狗蛋畢竟不是很好聽,振興華夏就能說明了他的志向。
“哦,為何略過喜峰口?要知道,第一次建奴入關的時候,走的就是喜峰口。”
洪承疇心中明白,喜峰口也不再自己的考慮範圍,可還是要聽聽參謀們的意見,集思廣益總是能夠拾遺補缺。
“正因為建奴們走過了一次,這一次才不可能再走,那個位置地段狹窄,只要軍隊人數多了的話,根本就施展不開,很容易造成添油戰術。”
喜峰口的那一次經典戰役,也早就被錄入了軍事課本。
隨著各種解讀,也就沒有了任何的秘密可言。
當年要是建奴入關的時候,走到而不是喜峰口,而是馬蘭峪的話,只憑借孫將軍和盧將軍兩人的隊伍,真不一定能夠攔截下來。
那時的物資和火槍,以及軍隊的訓練和戰術的運用,都達不到現在的水準。
射擊的速度更是不要提了,只要被敵人近身,那樣的狀況簡直是慘不忍睹。
“說的不錯。”
洪承疇也沒有要補充的了,扭頭看向蘇茂相道:“蘇大人現在也聽到了,物資的運送位置,就是這三個地方。”
馬蘭峪離著薊州很近。
其他的兩個關卡就很遠了,他的職務雖然是薊州知州,可關的地方也很多,暫代了通州,順義,昌平和遵化。
手上可用的人,只要動員起來,暫時能夠解決運輸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