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但限制了他讓大明崛起的時間,更加讓不少的百姓也跟著遭罪。
自以為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
回過頭看看,全部都是在拾人牙慧,還做得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好。
這就讓崇禎內心鬱悶了。
“回皇上,經過了七天的急行軍,已經到了南陽府一帶。”
駱養性知道事態嚴重,也是有好幾天都沒有回家了。
對於情報上的重視,也是前所未有,上一次在南京那些湖南手上吃了虧,幸好最後他多下了點力氣,在向南京那邊滲透。
要不然這次肯定抓瞎。
“南陽府?還能再快嗎?”
崇禎試探的問了一句。
講道理,在這個時代,陸鴻軒帶著的都是新兵,這樣的行軍速度已經很快了。
要不是一路上有錦衣衛的人給帶路,全部都是走的近道。
現在應該還在某一個地方艱難的行進呢。
駱養性為難的張了張嘴。
半響沒有出聲,崇禎心中就明白,自己剛剛的要求確實不靠譜,在參謀們推演之後,得到的最快速度,差不對也就這樣。
就這還是一路上放棄了身上太多的累贅,才能夠達到的。
崇禎猜測,這些新兵身的彈藥,應該大部分都扔在的原地,乾糧也不會帶的太多。
而這種辦法,並不是很安全。
一旦發生戰鬥的話,不用想一定會慘烈的很。
不是打不贏,而是犧牲的太多。
“算了,朕就不催了,後勤的保障工作一定要做好。”
崇禎伸手一拿,他忘記了自己已經摔了茶杯,習慣的喝茶動作,讓手中一空,隨即一怔,隨即苦笑道:“也是昏了頭了。”
“皇上,這些工廠主們捐款的數額和人數都統計出來了。”
眼見著崇禎心情不好,看到的,聽到的,都沒一個好訊息。
李長庚只有拿出目前唯一一個能夠振奮人心的統計表出來。
“出來了?”
崇禎擺擺手道:“我就不用看了,把這些金元,全部購買成他們廠子裡的商品,就按照市價購買,同時做好登記工作,等這次救災結束,咱們在商量這些商人的問題。”
捐款古來有之。
不是為名,就是為利。
崇禎對這種事情喜聞樂見,既不鼓勵,也不禁止。
良心要自己發現,才算是良心。
被官府催著捐款,那都是什麼事?
受災的百姓是百姓,那些商人們就不是了?
做好引導人們的價值觀,才是大明的官員們應該做的事情。
李長庚對崇禎的反應有點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