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相對最平靜的也就只有朝鮮的袁崇煥他們了。
龐大的軍事實力。
還算團結的隊伍,正在不慌不忙,一點點的收攏著,原本屬於朝鮮國主李倧的權利。
也許到了年底,就能夠勉強的把朝鮮那在手中,不過想要真正的治理好,還得需要狠下一番功夫才行。
而在大明。
一處工程隊伍之中。
幹完了一日的工作,正在一邊喝水,一邊休息著,等著晚飯的開吃。
其中一人,披頭散髮,一身的勞改犯的衣服裳,早就被沾沾的泥土,弄得看不出本來的顏色。
這樣的人很多。
沒有誰回去關心誰。
勞累已經讓人忘記了,自己原本是做什麼的。
不過也有人還清晰的記得自己的曾經。
因為那種花天酒地,奢華的毫無拘束的日子,實在沒有辦法忘記。
可記憶越是清楚,心裡就越是難過。
享受彷彿就在昨日,而今日則是已成階下囚。
孔胤植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錯,之所以在朝堂之上沒有辯贏皇上,則是因為他恍然發現,耍嘴皮子,就算是贏了又如何?
人家依然是要把他給送去工地上幹活的。
畢竟孔家流傳下來的只是,可真的不是在說笑,就憑崇禎的三言兩語,那個犄角疙瘩找不出可以反駁的理由。
此時孔胤植正眼神發愣的看著遠處的天空。
他從沒有像現在這樣的仔細會想過自己的所學,儒學真的沒用嗎?
不由的在心中自己問著自己。
皇上在不斷削弱儒學對整個大明的影響,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點從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夠看得到。
一部部的儒學經典,在腦子當中,來回的翻頁。
從溫故而知新,到三省吾身。
這一次,孔胤植看得更加仔細,學習的也更加認真。
仁義禮智信劃過腦海之中,飛快的消失。
然後就是各個朝代的史書。
從夫子周遊六國,到現在的大明,孔胤植彷彿不是在看歷史,而是在看儒學的變遷。
為何歷史上的諸子百家,最後只剩下了儒學?
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就算是一代皇帝犯蠢,可總不能每一代皇帝跟著犯蠢吧?
其中應該有一種原因,在促使著儒學的興盛。
這樣的想法,他已經想了很久了,也找到了許多可以支撐他的理由,可沒有一種是他認為能夠經的起推敲的。
今日的休息,他本是沒有抱著可以想明白其中的道理,隨便的想一想。
可想著想著,他的眼睛就開始亮了起來。
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