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好幾年都不一定見到效益。
“是的。”
李長庚也不避諱,這都是明擺著的事情,給工人的工錢,可沒有人敢於拖欠。
若不是稅收還頂得住,他都想要暫停一下。
此時他可不敢在想水軍的事情了,單單一個陸軍就把他打回了原型,更別說還有比陸軍花費更多的水軍。
就是不知道內庫的金元有多少。
看皇上怎麼折騰都用不完似得,這一手賺錢的手段,可比許多世代經商的大商人們強多了。
重要的是,沒有一個地方違反大明律。
不違法還能賺到錢,不知讓多少商人們把皇上當財神在敬著。
暫時崇禎也想不出來,大明還需要哪個地方需要調整,不能把所有的錢財,都投在建設上。
然而對目前識字人數不多的大明。
似乎也只有這麼粗暴的辦法,才是最好的辦法。
**
水軍不是一天兩天能夠養成的。
在李長庚感嘆水軍軍費太高的時候,劉世勳已經拿著一張支票,一張調令出發了。
他已經來到京師的時間很久了。
收穫很巨大,就是自己肩頭的擔子也更重了一些。
瞧著身後的三千人新兵。
不同以往的那些沒有多少見過水,登上船搖晃幾下,就臉色蒼白的人。
這些已經在京師外的小舢板上,度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三千人編了好幾個小隊。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本來是可以乘坐馬車快速的回到天津衛的,可為了省一點經費,於是選擇了走路。
和當年晁剛帶著的隊伍一樣,過慣了勤儉節約的日子,就沒想過鋪張浪費。
楊廷麟在告別李定國他們之後選擇當兵的。
不是他缺錢,而是不想開口向家裡要。
然而一念之差,讓他感受到了,學習讀書,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在小舢板上飄來蕩了許久。
才迎來了接收他們的人。
已經見過了不少將官的他,很快就認出了來人是什麼軍銜。
對於自己的去處,也早已被告知,是在海上。
而現在已經走了三天時間了,一雙布鞋的鞋底都快要磨穿了,讓許多一年到頭,沒有穿過新鞋子的人,心疼的不得了。
也有許多人,小心的把鞋子脫下來,掛在脖子上。
畢竟這一段路真的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