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過往。
孫傳庭有理由相信,他們這樣的軍人能夠活在這個時代是很幸福的。
就是那些士兵們的福利問題,也不用人去費心的操勞,更不用在朝堂至上和那些文人們掙得面紅耳赤。
完了還要被人罵一句“丘八”。
最後拿到的也不過三瓜兩棗,塞牙縫都不夠,說是軍隊,還不如說是叫花子團體來的更好一些。
翻開歷史,從武則天的大周結束之後,有哪一個朝代會對於軍功這麼看重?
從不賞邊功,到莫須有。
最後再到離他視線最近的,南征北戰,戰無不勝的戚家軍覆滅。
簡直是慘不忍睹啊。
崇禎能皇上,對他們這些當兵的已經仁至義盡了,接下來就該他們付出忠誠了。
所有來軍隊裡,一開始混吃混喝的人,到最後都有了這種覺悟。
當然這也是崇禎敢於變法的底氣所在。
當日在山林之中受傷計程車兵有一百一十二人,可謂是損失慘重,幾乎是兩什的兵力全完了。
什長受傷兩位,戰死一人。
孫傳庭過來說明來意之後,所有人就答應了下來,一身的傷勢,也沒辦法繼續服役了,就是捨不得軍隊之中的待遇。
要知道,他們拿到的薪俸可是要比地方上的官吏差不多,多出一塊銀元的。
更重要的是,吃喝拉撒,換洗衣服和鞋子,全部都是軍隊在管,而到了地方上可就只有薪俸可拿了。
這也是不少人不肯轉業的原因。
李定國得了準確的訊息,就清晰的感覺到,所有的準備已經做好了,就等著京師的公文下達。
只有當地的百姓們,對於暗流洶湧的袞州,還沒有多少人察覺。
每天天一亮,睜開眼睛洗漱完畢就要上工。
雖然每天只能幹活四個時辰,可家裡有農活的人家也不少,只有沒有土地的人才會閒的無聊的在城內的茶館中聽曲。
或者去酒館之中喝酒吹牛。
巨大的消費讓每一個被孫傳承他們清理過的縣城和城鎮,都出現了繁華的跡象,而各種在冀州和雍州買的非常好的物資。
也在當地開啟了市場。
不過隨著各個縣城工廠的建設結束,能夠拿到的貨物就更加齊全了。
隨著財富的流通,在糧價不變的情況下,不少商家都賺的盆滿缽滿,只是礙於官道修建的速度太慢。
根本就趕不上他們出貨的速度。
為此還有不少商人拿出了更多金元,捐贈給張國維用於修路。
“哎!花錢也是會讓人痛苦的。”
張國維找上門來,對著李定國訴苦道。
以前是缺少金元,也缺少供人,現在錢多的,他看著都怕,都不知道怎麼花了。
早就知道這些開辦工廠的人,賺的錢最多,可沒想到會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