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是寂寂無聲。
對於這件事不敢發出自己的任何看法,畢竟他們在座的人基本上都是學過儒學的,總不能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吧。
學了人家的學問,面對人家的後世子孫,還不應該網開一面?
雖然不能拿到明面上來說,可這也是他們長久以來的“人之常情”。
“我看你們啊,還是沒有把大明律放在眼裡,你們的眼中就只有人情世故。”
崇禎以為,靠著自己的影響,能夠讓身邊的人,都有一些轉變,可回過頭來才發現,人還是那個人,心中的想法,也還是那種想法。
最多就是表面上蒙上一層皮,不容易讓旁人發現而已。
一句話“虛偽”。
李長庚心裡不是很暫停這個說法,幾次想要張嘴辯駁,最後不知為了什麼,還是放棄了。
可崇禎不想放過他。
“李長庚,你作為內閣首輔,剛剛朕看到你想要說點什麼,現在可以說了。”
被點名之後,李長庚就沒有辦法再去迴避。
目光偷偷的瞧了一圈,所有人都在看著他,等著他說出一點像樣的,有理有據的話出來。
“皇上,大明律臣從來都不敢小看,自從皇上免了百姓的徭役,也降低了一些百姓的稅收,這都是寬仁愛民的好辦法,可在律法方面,就有些嚴苛了,畢竟秦亡二世,也就是秦法嚴苛所致啊。”
崇禎有些意外。
這不像是李長庚能夠說出來的話。
什麼不敢小看大明律,又提到秦法嚴苛,都多少年了,還有人拿秦朝的律法出來說事,分明就是李長庚想要藉著這個話題,搞點事情啊。
而且他還廢除了杖刑,割鼻,挖眼等等酷刑,一律弄成了勞改,還沒了死刑,這要說是大明律法律嚴峻,那天下就沒有寬鬆的律法了。
只有瞎了眼的人,才會這麼認為。
除非說話的人,只把儒生和官吏們當做是百姓,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其他的一律都是可有可無的下人。
李長庚話音剛落,就看到屋子裡的人,看他的眼神怪怪的。
彷彿在說:你也真夠大膽,睜著眼睛說瞎話,也能說的頭頭是道,若不是我們都看過了大明律,說不得都會被你給騙了。
“你是覺得,大明應該執行死刑,還是千刀萬剮,車裂?”
崇禎嚴肅的臉上,忽然扯出一個冷笑,而笑過之後,卻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既然在談論大明律,那就好好的談談,免得事後又有人拿嚴刑峻法來說事,崇禎已經想明白了。
李長庚說的這些話,絕對都是冀州和雍州之外的那些師生們宣揚出去的話。
老百姓們不懂這些,張鶴鳴也在大力的宣傳大明律,可在那些地方,花的錢最多,卻不是很理想。
總有人一副“眾人獨醉我獨醒”的樣子,嗤之以鼻的說:你們知道的那些大明律,都是假的,有誰聽說過,那個朝代會廢除這些刑罰?
而老百姓又很好騙,都是恍然大悟的模樣。
把真正的大明律當做了睡著了之後的夢,而後該服徭役的時候,繼續服徭役,稅收也一點都沒有拉下。
當然也有出門打工回來的人,說著自己的見聞。
可一個大字不識一個的老百姓說出來的話,又怎麼比得上考取功名的那些讀書人說的話?
畢竟在大多數人的眼中。
有身份,有地位為的人,哪怕是放一個屁,也都會有人覺得,那就是真理。
窮人不配說出真話,也不配被別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