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感受很深,崇禎改制出來的軍隊方式,已經從根本上杜絕了封疆大吏,一家獨大的情況。
可有給了他們便宜行事的特權。
也就是“臨機決斷”的權利。
別看剛剛走出去的軍隊唱的是“戚家軍”的凱歌,可從今往後,已經不會有誰家軍的軍隊了。
全部都是大明的軍隊。
任何一名少將軍,都是一名職業的軍人。
就算是父傳子都沒有問題,前提是子孫後代有這個能力。
“你們想要辦工廠,我沒有意見,就是不要違反大明的律法,許多時候,賺不賺錢都是一件小事情,可給人做了壞榜樣,那可是從根子上會爛一大片的。”
崇禎也不管別人聽不聽得進去,反正他都要說。
先禮後兵,免得以後出了問題,自己難辦,還要弄出一個嫉妒賢良的壞名聲。
文人的筆桿子,他可不敢去領教。
而且他在這個時代得罪的文人,想來是最多的,也肯定不會有人給他些好聽的話。
周圍所有的文臣武將,在崇禎親自提起這件事情之後,都鬆了一口氣。
他們最怕的就是皇上不允許臣子們去經商。
現在看來擔心完全都是多餘的,只要遵守律法就行,到現在誰不知道,做誰的生意最賺錢。
在往回走的途中,李定國的臉皮厚厚的湊了上去。
“皇上,你看臣已經年紀大了,需要成親,這個花費也有點多,不知道皇上能不能夠指點一二發財的路子。”
如今大明所有人都有一個共識。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就是皇上若是不做皇帝了,也一定能夠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商人。
看看人家的廠子,在看看人家開辦的道院,還有修路。
哪一樣不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不需要耍弄什麼手段,就能夠聚集巨大的財富,說一聲財神轉世,那都是最正確不過的一件事情。
據說現在崇禎在民間又多了一個身份,就是財神。
要是以後的助產鉗研究了出來,或許還會多一個送子的神職。
“哦,哪家的女娃眼瞎了,看上你這麼個憊懶的貨色?”
崇禎一開口,讓李定國的臉都綠了,皇上埋汰人可真的是有憑有據的。
“就是一次偷懶被抓了一個現行嗎,至於這麼一直記得。”
李定國嘟囔著,實際上,還是跟李長庚學的,自從業務熟練了之後,上班划水就成了常態。
崇禎沒有管過,反正只要出了成果,不誤事。
那就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
決策者嗎。
誰能指望一天到晚的倒在文淵閣辦公。
被李定國一打岔,崇禎剛剛訓斥過後的嚴肅,也立刻歡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