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高桂英很懂得說話的方式,沒有一開始就說救救百姓,要是百姓賺不到錢,肯定都餓死了。
反而換成了一個地方沒人的說法。
任何一個皇帝,為了控制某些地方,都在不遺餘力的遷移人口。
要是真的沒人了的話,那就說明那個地方,已經不再有效的行政控制範圍之內了,說的再嚴重點,和丟失國土沒啥分別了。
“哦,米脂啊,那是在榆林那一帶吧,那地方的官道都修好了?”
已經見識過,路修好之後,可以達到的效果,對於一個窮地方來說,就是一條生命線,無論是出門買賣土特產,還是做什麼事情,都會方便不少。
不過崇禎記得,那一片地方,山路太多,想要修好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是他已經把火藥批准給工程隊使用,也不見得能夠加快多少修建的速度。
“沒···還沒有修好,只是現在乾旱越來越嚴重,那裡的百姓已經快要過不下去了。”
高桂英由於看不到崇禎,只能偏著頭從側面看過去。
(本章未完,請翻頁)
“路都沒修好,工廠可辦不起來,就算是能夠辦起來的話,產品又該怎麼運輸出來?”
崇禎是在按照實際情況,說出了最實際的問題。
不過為了讓高桂英給他安心的幹活,還得想辦法解決這件事情。
米脂縣隸於陝西布政司延安府綏德州。
而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會在西安建大順朝,改延安府為天保府,米脂縣為天保縣,隸屬同前。
可現在還是一個窮苦的小縣城。
崇禎記得米脂縣屬於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勢總體西北高東南低。從稍大範圍來看,米脂縣位於橫山山脈以東,黃河支流與無定河分水嶺以西,東西兩頭高,中間低,橫剖面呈“凹”形。從橫山山脈向東派生的幾條梁峁帶構成米脂縣無定河西側溪谷分水嶺。
米脂縣屬中溫帶半乾旱性氣候區,全年雨量不足,氣候乾燥,冬長夏短,四季分明,日照充沛,春季多風。晝夜溫差大,適宜農作物生長。
以他學渣的記憶,能夠記得這麼多,還是因為一句話引起的“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
當時就好奇,為何那個地方美人出的多,英雄也出的多。
不過那個地方的礦產也很豐富,只是這個時代的人,還不知道其中的價值而已。
崇禎收回了踏出去的一隻腳,坐在他原來坐著的椅子上,撐著腦袋沉思了起來,大明要想發展,一些礦藏是需要開採的。
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也只有那些淺表層的礦藏,才不會把人命給填進去。
‘米脂縣礦藏資源主要有煤炭、天然氣、陶瓷土、石灰石、岩鹽等。其中,煤炭主要分佈在縣境內西北部,雖屬薄煤,但結構簡單,埋藏淺,易開採。’
這是崇禎記憶中,為數不多的一點關於礦藏的訊息。
只知道那個地方有礦,但具體的位置,他可不清楚。
“李定國,去道院找一個會風水堪輿的人來這裡,最好是對礦藏有研究的。”
道院現在就是個大雜燴,裡面的什麼人才都有。
以後能夠掌控全國之後,肯定是要分門別類,專門成立一些學科的,只是此時人才儲備還是不足。
聚在一起,也浩然給這些人互相刺激著,還能夠發揮出許多倍的潛力。
“另外給全國發文,就說道院需要招收一些探礦的高手,專門成立一個關於研究地質的部門,誰若是做的好了,可以單獨成立一個學院,就叫地質學院,歸類於風水堪輿科目。”
一隻羊是趕,兩隻羊也是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