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只要等下去,就一定會等到,這一點她很堅信。
然而就在今日,她沒有等到高傑的回來,卻等來了原本在李自成手下的幾名小兵。
曾經都是在壺蘆山沒飯吃的時候,做了反賊,因為當時平息戰亂很快,他們才沒有做出多少對大明危害的事情。
本著不引起百姓們更大的怨恨,當時的做法都是,只要情節不嚴重,就放了出去做工贖罪。
也就是後來的勞改。
現在已經刑滿釋放了,剛好路過京師,順便過來看看。
當然在這之前,邢氏只是和高桂英,也就是曾經的“闖王”高迎祥的女兒有過聯絡。
兩人書信來往,一個問的是李過的近況,另一個也是為了有個說話的人。
可就在今日,卻見到真人了。
“別吃得太急,廚房還有呢。”
邢氏看著被大白米飯噎的直翻白眼的幾兄弟,連忙進了廚房又端出來了一盆海帶湯。
有了天津衛的漁船不斷的在海中打撈海產品,特別是一些能夠儲存更長時間的海鮮,已經能夠走上普通百姓家的餐桌了。
海帶就是其中之一。
切上幾片,煮上一鍋得水,可要比單純的喝菜湯好多了。
“還是嫂子這裡的飯菜好吃,修路隊伍中的飯只能是讓人吃飽,可吃不好。”
李通邊吃邊說著自己在修路隊伍中的見聞,像那個縣城的知縣,那個地方的員外郎,都是吃不了苦,幹不夠公分餓的晚上睡不著覺。
另一邊也在埋頭乾飯的李來亨偶爾補充幾句,那個地方欺男霸女的惡霸,還有某條街的地痞流氓。
全部被弄去修路,若是偷懶不幹活,看守他們的捕快,有的是辦法讓他們服帖。
只有賀珍和郝永忠兩人的年齡最小,只顧著吃飯,那有時間卻說話。
旁邊坐著的高桂英吃了一碗米飯,喝了一碗海帶湯才道明瞭來此的目的。
“咱們米脂那個地方是在是太窮困了,男人都出門幹活去了,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夠回來,女人在家,一點薄田,加上天時不好,收成欠佳,雖然皇上免了那個地方的田稅,可也很難養活一大家子。”
反賊剿滅了,田地也分到了農戶的手中。
可都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靠老天爺吃飯的一群人,老天爺不賞臉,他們就是在土地上再努力,也種不出金子來。
而天時是崇禎也沒有辦法的。
水利設施一直在修建,根本就沒有停過。
也就最近一年土豆和紅薯的推廣,才解了某些地方的飢餓。
要不然陝西一帶,還是會鬧騰起來。
邢氏也是窮苦人出身,也明白這些人的難處,可她一介女流,那有本事解決朝堂上的大臣們都沒有辦法解決的了的事情。
邢氏坐在一旁聽著,高桂英繼續說著家鄉的事情。
都是生活有多麼苦,那地方的人有多麼的不容易。
可這天底下,容易的地方也沒有幾個,大部分人家,誰家裡不苦?
也就是皇上勵精圖治,在冀州和雍州兩地的百姓,才過的好了許多。
“我就想著,工廠在那個地方都能辦,無外乎就是缺人嗎,要不你找找門路,在咱們米脂也辦幾個工廠試試?”
高桂英說完了難處,就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在沒有來京師的時候,她也是聽說了皇后張嫣正帶著人去往榆林一帶,考察建設慈幼局和養濟院的事項。
本來還等著皇后會到他們米脂的,結果不知因為何時忽然連夜坐著馬車走了,再到後來就沒了動靜。
許多事情也就沒了說話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