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樁好事生生的攪和黃了。
宋祖乙忽然一陣茫然,從什麼時候開始,宋家的名聲不好使了,就連孔家的名聲也不好使了?
要是這次的事情辦砸了,是不是上次送出去的那二十萬兩銀子,撈不回來了?
“老爺,咱們還要等下去嗎?”
下人的聲音,把宋祖乙從茫然中拉了回來,只是進了一趟修路隊伍,出來之後彷彿整個大明就變得面目全非。
往日的手段一點都不管用不說,他還看到許多官員人心惶惶的四處亂撞。
完全不明白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就算是知道崇禎的軍隊開進了袞州,也知道了濟源查貪贓枉法的事情,以前朝廷每年也在查。
可只要有關係,拿著銀子疏通一下,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然而他不在意的事情,落在別的官員眼中,就成了了不得的大事情。
“回去吧,拉野心裡有點亂,回去好好的想一想,靜一靜。”
思索了好一會,宋祖乙也沒能想清楚其中的關鍵。
“那些銀子怎麼辦?”
“送回去,一分不少的送回去。”
“咱們過手了不留下一點?”
下人哪見過這麼多的銀子,以前就算是一兩千兩銀子,老爺過手一下,也會留下一兩百兩銀子,今日怎麼轉了性子,不喜歡銀子了。
“不了,銀子燙手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宋祖乙看不清時局,只能學著魯王,什麼都不粘手最好。
在魯王府關門的第三天。
整個魯王府附近的人就急了,拿著銀子送不出去,還是他們記憶中破天荒的頭一遭。
魯王府關門謝客,不代表著孔府關門謝客。
以前最難進的孔府,這段時間是最輕易就能進去的。
孔胤植知道,只有孔學一直興盛下去,孔家才能一直興盛下去。
現在在崇禎的那些奇技淫巧之下,孔學實際上已經在冀州和雍州兩地吃不開了。
若是連袞州這個孔學的大本營,都沒有辦法站住腳的話,不用想,整個大明的天下,儒家就會從顯學,進入到一個可有可無的隱學。
沒了大多數人的認可。
他們孔家想要吃到豬頭肉,可就難了。
而且看崇禎的樣子,是誰的面子也不給,到時候曲阜這個地方的老百姓們,上去告御狀,自己是不是也要被送去修路?
這是不得不防的關鍵問題。
畢竟斯文掃地之後,還能剩下什麼,只要想一想,然後看看隔壁的孟家就能知道其中一二了。
書房之內。
孔胤植幾次拿起筆想要寫一封對崇禎迫害士子的文章,都無從下筆。
用哪個角度去闡述這件事情,他還沒有想好,畢竟皇上現在用的是查貪贓枉法,可不涉及學派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