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禎頭痛這如何設計大明制度的時候。
在高陽縣的孫承宗府邸,也有一群人在研究著崇禎的每一條政策。
袁可立帶著黃龍,離開了登州之後,就來到了老友家裡,沒想到的是,南京神秘失蹤禮部尚書高弘圖。
居然會在一個小縣城之中,做一名崇禎手下的小小教諭。
“宏圖兄,你這算是大隱於市,還是想要從起爐灶,再在官場上爬一次?”
袁可立放下了登州巡撫,無官一身輕,心情也開朗了許多。
一塊小火爐,一壺茶水,幾個茶杯。
似乎這些文人,在許多時候,都是喜歡這樣的一種風雅。
“南京的官場待不習慣,出來隨便看看,你自己也不是辭官不做了嗎。”
高弘圖見到茶壺的水已經煮開,從身邊的盒子裡,拿出了一罐茶葉,看樣子並不是很好,卻被他小心翼翼的挑出一點扔在了茶壺中。
“我是沒辦法做了,皮島換人了,登州也不再需要我了,要是還不走,就要招人不待見了。”
袁可立口中說著,眼神卻是很奇怪的看向了高弘圖的茶壺。
那種劣質的茶葉,可不是高弘圖這樣的文人喜歡喝的,按理說一縣的教諭,別說俸祿高低了。
總會有人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學好知識,送點小禮物吧。
怎麼還不如他在登州的一些小吏過得好了。
“是不是覺得,我應該喝劍南的蒙頂石花,湖州的顧褚紫筍,峽州的碧澗明月,鄧州的火井思安,渠江的薄片,巴東的真香,福州的柏巖,洪州的白露?”
高弘圖的自我調笑,很是怡人自得。
一點都沒有因為喝得是劣質茶葉,而感到有損身份。
似乎他現在喝得已經不是茶,而是一種境界。
“你說的那些茶葉,大部分我也沒有見過,不過喝得好一點以你的條件應該可以吧。”
袁可立不是一個喝茶的大行家,可也知道茶葉從來都沒有便宜貨。
“好茶我也想喝,只是太貴買不起。”
高弘圖現在已經深刻的認識到從京師傳來的一句話,據說是出自崇禎之口。
‘好茶從來都是送的人喝不起,喝得起的人從來不買。’
簡直就是他此時的最好寫照。
以前在南京的時候,從來都不缺好茶,當然自己也從來都沒有買過,可到了高陽之後,雖然崇禎給的俸祿很高。
可好茶也是從來都沒有買過。
根本原因就是太貴,喝不起啊。
而且這裡的人,可沒有誰會給他送禮。
平常的教人讀書,又不是收人家為弟子,一場交易而已,簡單明瞭。
就是一開始有些不習慣,還有些教書先生為此乾脆索要禮物,最後嘛。
結局很漂亮,這些教書先生們,從今以後再也沒有辦法在大明教書了。
事情鬧到了縣衙,縣衙的知縣,也是按照規定來辦事,剝奪了那些夫子們的教書權利之後,看他們年紀已經很大了,才免了去修路的刑罰。
高弘圖是來體驗崇禎治下那些看起來很奇怪的制度的,所以站在旁觀者的位置上才能夠看得清楚,這一套辦法做下來,到底是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
甭管那些夫子們服不服氣。
反正現在大明的律法許多地方已經改了。
而且每天都有人站在佈告處大聲的宣讀,要是還有人知法犯法,那所在的官員們可就不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