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了,三方會戰,還需要孫傳庭從後面壓陣,保證不能讓建奴們發現了後方空虛。”
洪承疇現在是冀州將軍,管的範圍很大,可有對著邊軍,只有支援的權利,沒有辦法隨意的發兵攻打。
在座的每個人都看得明白,大明不能只有一位能夠打仗得到將軍。
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培養新人出來。
不但能夠平衡軍隊,更加可以給到一些新人上進的機會。
“你們參謀部分析,把握到底有多大?”
李定國玩弄著手上的一支鋼筆,在紙上寫寫畫畫的問道。
其實他是不想處理內政的,最想的也是拉著軍隊出去打仗,軍功啊,誰不想要。
也就趁著現在,皇上對武人的重視,不斷地提升武人的地位,讓不少還在衙門裡幹活乾的好好的少年人,辭職不幹了。
都想著去當兵。
“只是破壞建奴後方的設施,成功率很高,就是後撤的時候,需要注意別被包圍就好。”
具體的作戰方案,只在軍部封存,可不能拿出來在這裡議論。
崇禎規定的很細緻,處理政務的可以議政,卻不能議軍,而軍部的人,也不能插手地方上的管理。
要是兩者之間有了矛盾,可以向通政司反應,而通政司是原本就有的部門,只是改換了一個部門的職務。
只做調節軍部和政務部的矛盾。
“你們還需要其他的後勤支援嗎?譬如說:棉衣,棉褲什麼的。”
李長庚能夠做到的,也只是保障後勤部往錦州運送戰略物資時,不會被告知沒有。
“這兩樣,永遠都不可能夠用的,你就別拿大話消遣我了。”
洪承疇知道這兩大件現在是什麼價位,若不是棉花的脫脂技術還不夠成熟,浪費了不少的棉花。
現在生產棉衣和棉褲的產量,還會提升。
大部分都是手工業,想要提升速度,都很難,而且還不允許加班,那就更難了。
按理說,非常時期,可以用非常辦法
(本章未完,請翻頁)
處理。
可不知皇上怎麼想的,就是不同意。
寧願慢一點,都不願意加班,又不是不給工錢。
畢竟崇禎怕的那些事情,在許多人的眼中,都是應該的,一旦開了這個口子,崇禎就不信某些人不會用非常時期的處理辦法。
很可能人家玩出花來,都不會有人找出其中的漏洞。
“就是不知道道院有什麼可以做鞋子的好材料。”
李長庚嘴裡嘟囔了一聲,也不知是故意的,還是怎麼,剛好被耳朵靈敏的晁剛他們聽到了。
晁剛和洪承疇暗中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商機。
他們是崇禎手下的少將軍,可也隨著管制的提升需要花費很多的錢財。
沒辦法貪贓枉法,卻可以做正當生意開工廠啊,只要質量過關,價格合適,數量起來了一樣是有著巨大的利潤在裡面。
而對於軍隊訓練,最容易磨損的就是鞋子。
每個月送往軍隊的鞋子,都能堆成一座小山,可又不能不去購買,弄得現在整個市場上鞋子的價格是居高不下。
不少百姓都是光著腳,都想要省出一雙鞋子的錢。
想著沒事的時候,可以去道院轉悠一圈,看看有沒有新的東西拿出去賺錢,雖然要給出一些發明者的專利費用。
已經回到道院的徐光啟,不知為何感覺身上一寒,莫名的覺得總有一些混蛋在惦記著他的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