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些都是必須的。
如此種種,一環套一環,看起來整個變法之後的朝堂之上,一派風平浪靜,風輕雲淡的模樣,可事實上真是如此?
沒有哪位大臣會天真的以為,變法之後的朝堂,就真的麼了所謂的黨爭,正如皇上剛剛說的吃不言睡不語一樣,每一個活著的人都在爭,只是用的手段不同,爭的東西不一樣而已。
話題扯得有些遠了。
崇禎看得分明,心裡也知道自己到底有幾把刷子。
他的這些稚嫩手段,不一定能夠籠絡住所有的大臣和將軍們,可只要大明沒了造反的土壤,即便是有人煽動,也不會釀成多大的禍端出來。
“臣覺得,造鐵甲船可以先緩一緩,樓船現在也還夠用,只要能夠給樓船裝上火炮,在大海上也不會有多少人敢於挑釁。”
造鐵甲船,聽起來不錯,可需要的財力也是不容小覷,別看現在變法之後的大明財政還不錯的樣子。
可花錢的地方也很多啊。
要是軍隊的軍費,皇上放手給了國庫,這就又是一個花大錢的地方。
崇禎點了點頭,知道李長庚還是看的出來鐵甲戰艦的好處的,只是暫緩執行也是老成之舉。
而且大明內患還沒有清理乾淨,外患的建奴也在虎視眈眈,就是不知道那些已經被皇太
(本章未完,請翻頁)
極收拾了一般的蒙古人,是不是會藉著這個機會偷襲建奴。
或者偷襲大明。
兩者都是蒙古人的世仇,就看誰的仇恨值更大了。
“臣也覺得需要緩緩,天津衛的造船廠還需要更多的積累造船經驗,而且現在沿海地區,到處都缺捕魚的民用船隻,他們可以先造民用的,同時也可以造一些樓船作為海船的補充。”
李定國撓了撓頭,不缺定的接著說道:“另外還可以在陸地上先弄出驅動船隻的動力,想來海上能行,換成陸地上也應該能行,到時候架上馬車可就要省下一批牛馬了。”
駱養性弄不懂這些東西,一天到晚的分析情報,都佔據了他太多的時間。
正想著是不是從內部提拔一批人手,也組建一個類似於參謀部的組織,以此來查漏補缺,節省出更多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崇禎眼前一亮,心中暗道:古人不是不聰明,以前只是見識少了一些,若是開闊了眼界,自己還真的沒有東西,可以拿出來相比較。
然而接下里王衝更是給了他一個大驚喜。
“要是這種動力真能成的話,用在戰事上面,很有可能成為新的決定勝利的火器。”
王衝敏感的意識到,周圍若是能夠用鐵皮包裹起來,只留下一點小孔作為火槍的射擊孔洞,那麼衝鋒起來,根本就不再懼怕戰馬的衝擊了。
這種想法的興起,還是他在城牆之上,見到了晁剛是如何用馬車運送沙袋作為掩體的。
沙袋的搬運很麻煩。
可要是換成不會受驚,更不用吃糧草的機械呢?
這個問題不是就解決了?
以道院的神奇,王衝不認為既然已經提出了設想,就解決的了這種難題。
“那麼就是說,鐵甲船可以一步一步來,先弄出動力,在說其他是不是?”
崇禎環視一眼的問道。
本質上,他是希望道院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可要想短時間之內,拿出成品肯定不是很理想。
這裡面涉及到的學科太多了。
只要有一方面卡主,就很難再進行下去。
“皇上聖明。”
幾人齊刷刷的來了一句,彷彿所有人就在等著他說出這一句話。
崇禎眨巴眨巴眼睛,似乎,好像,這個公文放到他手上,就是為了讓他說出這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