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在宮女們下跪的時候,才猛然意識到,身份地位,做到皇帝這個地步,許多話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
“皇上會不會和熹宗一樣,沉迷於做飯,而忘了朝政?”
周皇后摸了摸日漸高起的肚子,大著膽子試探著問道。
“沉迷於做飯?你們都一個個的想什麼呢?我只是讓你們嚐嚐新收上來的土豆而已,做飯可是個辛苦活,有御廚就行,趕快吃飯。”
好好的心情,被瞬間破壞掉了。
看來以後還真的不能隨意的說話,隨意的做別的事情。
現在還只控制了兩個州在手中,其他得方也是聽調不聽宣,總想著讓他恢復大明原來的朝政體系。
就像當年方孝孺一直要求著恢復到井田制一樣。
真要這麼做,怕是大明立刻就要散架了。
“吃完飯,咱們出門逛逛,我記得城外又開了一間服裝廠,不知道開工了沒有。”
服裝廠的開設,暫時只是為了他的軍隊服務,生產的都是軍服。
“昨天才招人,要開業最少需要三天時間。”
這間廠子張嫣早就看過了,其中的廠長還是她手下的一個辦事精明的小太監。
“哦,那就算了。”
崇禎最近大小事情都下發了下去,他只做宏觀的框架,填補細節上的東西,就全靠李長庚和李定國兩人了。
現在大明最缺就是人,各種各樣的人。
連續辦了不少的廠子,把在家務農看孩子的女人,都吸引到了工廠裡掙錢,男人則是出門修路。
就這工程量太大,還是不夠用。
而且崇禎還規定了上下班的時間,對勞累的百姓來說,簡直就是在地上撿銀子。
可就這,依然是沒有解決人員的缺少問題。
不過好的一點就是,寶行開辦的很順利,那些精緻的錢幣通行起來,也很順暢。
不是沒人想過仿製,可對於金屬之間的比例問題,現在可是道院的核心技術,不是一般人能夠玩的轉的。
更何況上面的花紋,全部都是水利鍛壓出來的。
若是一位手藝人雕刻,成本都不夠。
當然要是融了換金子,銀子,純度又不夠,不管怎麼弄反正就是在虧損。
也因此用鑄幣的技術,就為朝廷換回了大量的金銀和銅。
“要不咱們去天津?那條路應該快要修通了,來回應該很快。”
崇禎又想吃海鮮了。
“太醫說我需要保胎,那也不能去。”
周皇后用筷子戳著碗裡的排骨,她也發現,懷孕真的是件麻煩事。
首先一點就是那也去不了,而作為她丈夫的崇禎,也是最近憋壞了,要不然絕對想不出來一會這裡閒逛,一會那裡下廚。
想著大明那個大戶人家的女兒好,讓皇上納上一個妃子。
三宮六院可還有不少地方空著呢。
“哦!那我就去看看洪承疇在冀州練兵練得怎麼樣了。”
崇禎很快就吃飽了飯,想著在那個地方去視察一番。
一直坐在紫禁城,不瞭解民間疾苦,哪怕是再好的制度,也沒辦法解決人的貪慾問題。
這一年是崇禎三年。
本來在歷史上絕對是大明最暗淡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