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走進道院,崇禎是大開眼界。
在許多時候,許多人只是缺少了一個平臺,只要能只飽肚子,還有錢賺,走出去有面子。
那麼這些人就會給出一個奇蹟。
崇禎今日見到的奇蹟很多。
火炮已經能夠量產,手槍雖然產量不高,卻可以定製一些,專門發給那些士官們,也算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回到衙門。
崇禎立刻就叫來了一位侍衛。
“去給晁剛傳話,讓他加緊練兵,我需要每一個州的將軍,手下都能有一萬敢戰計程車兵,有好苗子,也立刻送來皇家軍事學院進行培訓,下一步為改制全國做準備。”
崇禎不像再等了。
要想拿下亦力把裡,給大明增設一州,就必須全國都動員起來。
單憑雍州和冀州,戰爭潛力已經有些不足了。
很快李長庚也和盧象升也回來了。
只有張鶴鳴已經收拾行李,往京師而去,薊通之地的宣傳力度還是有些不足,需要他前去大力宣傳,也算是讓他自己遠離這塊充滿誘惑的地方。
“長庚,咱們現在缺少一些東西,你看能不能搞到。”
崇禎一見面就說了關於棉花的事情。
這玩意不解決,就沒法讓大明的子民穿暖,也沒辦法量產紙彈。
“棉花咱們大明就有許多,特別是山東地界,山東六府皆種此物, 五穀之利,不及其半,臣還想著以後讓他們都改種糧食呢。”
近兩年大明的收成不太好,若不是今年的土豆還算豐收,解決了一部分糧食問題,說不得今年許多地方要餓死人了。
齊魯之地的問題更加嚴重,現在全部都是在依賴外部運糧。
據他了解,每一天齊魯之地的糧價都在急速的往上漲,許多農戶已經開始出逃了。
而出逃的方向就是冀州和雍州。
“那怎麼市面上還是缺少棉花?”
崇禎訝異,他還以為中原種不了這種需要光照時間長的農作物呢,原來人家早就大面積種植了。
“棉花能賣幾個大錢,人家全部都只做成品買賣,紡織成線,或者製作成棉被,棉衣這才是大買賣。”
李長庚解釋了一句,崇禎就知道想要從山東弄到大量的棉花難了。
人家是有自己的生態鏈,自己耕種,自己收穫,然還還有自己紡織,一條龍服務,哪怕是全面控制了山東,也不可能一句話就讓好好的生意全完了。
人家也是要吃飯的。
“還是多收一點吧,以後還有更好的產棉地等著咱們開發呢。”
崇禎很快掠過了這個話題,再談下去生怕暴露自己的無知。
知識貧乏,讓崇禎意識到,單靠他上輩子知道的那點東西,很難支撐他走的更遠。
“還有,火炮已經研發完成,需要你組織人手,建立一個生產火炮的廠子。”
火炮不比火槍,物件大,需要的手藝也更高。
“可以從火槍生產廠抽調一些熟練工,最近來雍州的手藝人很多,臣想著是不是也可以給他們一點機會。”
崇禎手下的各個廠房,現在可是不少人眼中的香餑餑。
只要能進去做工,就是旱澇保豐收,並不一定能夠讓人大富大貴,卻足以保證一家人在沒有別的收入的情況下,不餓肚子。
“這些你看著辦,我只要結果。”
隨即對著一通進來的盧象升說道:“我需要你能夠多瞭解一點亦力把裡的邊界和瀚海的邊界,你計程車兵是有些少,朕正在讓晁剛練兵,今年年底應該就能給你補滿士卒。”
盧象升應下,心裡已經開始思索著,如何把這件事情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