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府的張鶴鳴自從王承憲的奏章發出去之後,自己也跟著發了奏章彌補了自己的錯失。
可錯了就是錯了,崇禎可不會覺得遮掩錯誤是一件好事。
在西安府的時候,崇禎就對那些將要上任的官吏們說過,不怕錯誤,怕的是不改正錯誤,還要掩飾錯誤。
錯誤就像紙包火一樣,總有一天會燃起來的。
到那時熊熊大火,別說遮掩了,就是想要撲滅都難。
那些新上任的官吏都做的不錯,只有他這個習慣了往日大明做官方式的老人,還是沒有適應。
在李長庚走後,西安府除了楊鶴之外,就是他薛國用、袁應泰資格最老。
而選用他作為臨時知府的暫代人,也是經過了全面考慮的,誰能想到,老的做官思想,居然差點讓他把自己給毀了。
當然私心的作祟,也是讓他遮掩的一種動力。
收上來的稅收,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其中的一部分購買了糧食,也是可以用慣常的手段到賣出去,變成自己的。
好幾次都想要動手,卻總是繞不過審計部的那些女人。
一朝被崇禎從魔窟解放出來,現在對他最忠心不二的就是這些女人。
張鶴鳴好幾次暗示,都沒有辦法讓這些女人鬆口。
這也是有想法,沒辦法,暫時還沒有鑄成大錯的原因。
隨著李長庚和盧象升的隊伍,離著西安府越近,張鶴鳴晚上就越是睡不著覺。
好幾次他都想著找楊鶴幫忙,卻都開不了口。
要知道崇禎最很的就是貪贓枉法,就是偷雞摸狗也不過是在修路隊伍中,按照損失財物的多少,勞改十天到二十年不等。
可要貪贓枉法了,不但自己受罪,自己的家人也得跟著完蛋。
現在修路隊伍中,還有不知道少那種官員和家眷。
即便是小孩還未成年,只要年歲到了,也一樣要去吃苦,真應了愚公的那一句話:祖祖輩輩無窮盡也。
只不過同樣是開山修路,愚公一家心甘情願,而這些人,則是吃盡了苦頭,還看不到翻身的希望。
這個可是比太祖朱元璋時期,把人剝皮填草,來的有震懾的多。
前者死的痛快,後者確實要祖祖輩輩去贖罪。
時間就在煎熬中,緩緩地渡過。
一隊隊計程車兵,走入西安府範圍之內,一陣肅殺之氣就此展開。
然後按照早先定好的,每一個什長都帶著自己的小隊,往需要的地方行進。
五千人這一次出行是沒有後勤和醫療隊伍的,畢竟是為了震懾不法分子,又不是打仗,完全用不著。
是用火槍的隊伍,而已之佔了五百人,其他的四千五百人,都是手持長槍,腰佩長刀。
“劉希堯,這裡的事情就全靠你了,我和長庚去一趟道院和兵工廠。”
這兩個地方才是重中之重,崇禎在回到京師之後,道院只帶走了一部分人,兵工廠可是一點都沒動。
深入腹地的位置,只要沒有奸細,就絕對不會疑慮有人能夠偷到最前沿的火器技術。
儘管如此,可還是要重視起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兵工廠的管理者是傅通的家人。
本身傅通製作火槍也算是家傳,人在落魄的時候,那會有什麼親戚朋友,在他一朝成為火槍大學士之後。
這些親戚也就一個個的冒出來了。
傅惠是傅通父親兄弟的兒子,以前也是會火器打造的,可在京師單憑那麼一點俸祿,根本就生活不下來,沒辦法之下們只能回家做了一名鐵匠,打造一些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