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泰對於自己的辦法很滿意。
自覺已經讀懂了三國,更能推陳出新的想出卷苗的點子,對於人性弱點也已經瞭解的更加透徹。
他的手下是很少,幾乎全部都是騎兵,可大明的降兵多啊。
只要利用好了,絕對能在袁崇煥的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瞧著那些吃飽喝足,穿著皮甲,拿著刀劍,還有一部分人抱著火銃的,心裡琢磨著怎麼才能讓這些人發揮出最大的價值來。
價值從來都是因人而定,也因為地理位置而決定。
崇禎現在就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
錯誤的一位看到地圖上的渤海,就以為距離很近,可以打撈海產品食用,來養活自己的軍隊。
可望山都能跑死馬。
看地圖選擇目的地卻會更讓人絕望。
而且此時的道路,根本就一點也不好走。
若不是隊伍的訓練還不錯,現在已經開出出現掉隊計程車兵了,不過是這些人咬著牙,清楚的認識到,跟著皇上才能吃飽飯的意志而已。
“現在咱們身處在什麼位置?”
崇禎嚐嚐的吐出一口白氣,呵氣成冰這個成語,寒冷把它變成了現實。
李定國已經把需要用到的地域,記在腦子裡了,只一思索就對上了地方。
“已經在河間府了,前面不遠就是天津衛,好訊息是現在天寒地凍,衛河已經結冰可有走近道速度更快一些。”
“還得兩天不眠不休的行軍,才能勉強到達。”
估算了一下距離,崇禎振奮精神的說道,紙上談兵從來都是大忌,這次他卻是隻看地圖,就腦子一熱,做出了這麼一個可以說荒唐的決定。
同時心中也在暗自警醒:以後必須弄一套靠譜的參謀才行,免得把自己再次帶入絕境之中。
“到了天津衛真的能夠找到足夠的食物?”
李定國有理由懷疑,他們自己帶著的銀子很多,卻也買不到足夠的糧食,而且越是靠近海邊,似乎儲備的糧食就越是稀少。
“肯定有足夠的食物,就怕這些人吃肉會把自己吃膩。”
崇禎現在也學會不知不覺中如何透露出,大多數人關心的訊息了,也是這種偶爾說漏嘴的訊息,才能堅定隊伍之中所有人的信心。
“還有肉吃?”
李定國差點驚撥出聲,而身邊一直跟著的王承恩則是警惕的看向周圍,那些護衛著計程車兵卻是眼中泛起喜色。
別管吃肉會不會吃膩,在這個缺糧的年代,有口吃的就是幸福,更何況是吃肉。
小道訊息就這麼悄悄地傳播了下去,不但穩定了隊伍,還提升了行軍的速度。
士兵們很高興,可一直伺候著崇禎的王承恩,卻能感受到崇禎皇帝內心的憂慮。
“大明太大了,不知為何只有秦朝和隋朝重視修路,建有馳道和滑車,其它的朝代未曾聽說有幾人大幅度的修路?
難道就是人為的想要閉塞一些不想傳出去的訊息?”
崇禎再次感受到了,交通不便帶來的治國隱患,賑災不能及時是個問題,兵力投送也是個問題。
也難怪他前世那個世界,國家在大力的提高運輸建設。
那都是經驗啊。
只是如今各處天災人禍,讓他根本就抽不出多少人手,立刻上馬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