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崇禎大明 > 第二卷漁家傲 第四十三章四面邊聲連角起(五)

第二卷漁家傲 第四十三章四面邊聲連角起(五) (第1/4頁)

推薦閱讀: 大明才子風雲錄

劉希堯到底是沒有找到機會扔出自己的“玉米棒子”。

原因不過是他破牆潛行的速度,沒有阿巴泰撤退的速度快,等到他快要接近目標的時候,人家早就走了,只留下了一些負責斷後的手下。

光復灤州,孫傳庭和盧象升疏忽沒有出多少力氣。

講道理的說,在這種小縣城,能夠留下差不多兩千人的騎兵,已經算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了。

然而看著城外的那些饑民,一個個的爭先恐後的湧入城中。

兩人就是心意不平。

明明是一場勝利,卻彷彿只是失敗。

他們還不知道,戰場只有在敵人的家門口打起來,就算是輸了,也不算是會吃多大的虧。

畢竟瓶瓶罐罐的打碎了,也不過是別人家的東西。

不心疼。

“灤州的大部分官員都跟著吳三桂跑了,和永平一個樣,沒有誰願意留下來,所以才有了兩縣的迅速淪陷,只是可憐了當地的百姓。”

無論是誰看到面前的慘樣,都不會無動於衷,盧象升曾經須得就是儒學,什麼為天地立心,為民生立命的概念早就浸入骨髓。

曾經他天真的一位,百姓過的不好是因為皇上不好,皇上身邊的閹黨太壞,從而引起了天人感應,才鬧出了天災。

可見如今見的多了,整個大明真的像那些先生們說的那樣麼?

那可不見得了。

天災還能防備,可人禍又該怎麼避開?

“百姓?那些官員的眼中可沒有百姓,最多不過是想收苛捐雜稅的時候會想到,曾經我也覺得皇上離開了京城,會讓江山社稷不穩,哪知道只是跳出了一個爛泥塘。”

孫傳庭當時是被崇禎專門找來訓練新兵的,他清楚地知道當時崇禎皇帝一共找了三個人,兩人領兵,另外一人則是管理朝堂運轉。

時過境遷,短短的時間竟然讓韓爌這位老人墮落成的如斯模樣。

說好的道德楷模呢?

說好的百官之首,率領群臣呢?

權利是個好東西,可也不是這麼折騰的,難道非得把大明給折騰沒了,這些人才心甘?

“皇上說,大臣們若是覺得面對的皇上礙事了,就可以換一個,若是連續換了好幾個皇帝依然礙事,那麼就換一個朝代。

反正不管是誰做皇帝,整個國家還是要他們這些儒生們去管理,所以才有了‘華夷之辯’,也就是說只要那些人承認華夏的文字和語言,就能用華夏的禮教來統治華夏,原本我覺得這個還不錯,只有這樣才算正統。

泱泱大國嗎,總要表現的大氣一點,你才皇上最後是怎麼說的?”

盧象升此時的想法,就是一種意識的思辨,在給他找出一個合適的藉口來說服自己。

孫傳庭是軍人,可沒有這些文人的臭毛病,對他來說領兵打仗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要靠邊站。

“皇上怎麼說的?”

他此時也好奇,皇上會說出些什麼,對於崇禎的看法,雖然當時介乎的比較少,可作出來的許多事情總是出人意料。

“他說啊,什麼中國而 夷狄也 ,則夷狄之;夷狄而中國也,則中國之。那都是在扯淡,我華夏這麼大,為何漢人不能是第一等的人,非要和那些夷狄相提並論?然後讓那些夷狄壯大起來佔據漢人的生存空間?”

盧象升一開始也不知道生存空間是什麼,可現在他已經明白了一些,土地是有限的,土地上產出的食物也是有限的。

建奴們多吃一口,大明的子民們就得餓肚子。

最新小說: 大唐:開局綁了李世民 我才不是王佐之才 浮雲有此意 從死人堆爬出來的千古一帝 三國玄幻英雄爭霸記 一品神探總想把我拐回家 王妃她以毒服人 漢室可興 明末第四天災 我的葡萄牙帝國 質子為王 任意門:開局點化秦始皇 嫡女不純 朕要出逃 快穿之線上虐渣 嫡女貴不可言 五代第一太祖爺 五代十國之南唐攝政王 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 藏淵沉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