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城內,城外的窮苦大眾,也漸漸地被梳理著,發揮出了他們應有的價值。
“皇上來了,你怎麼今天不去外面轉悠了?”
楊鶴忙裡偷閒的喝茶時,一抬頭髮現,喜歡四處視察民情的崇禎,破天荒的來到了他辦事的衙門。
“所有人都忙起來了,我一個閒人,可不能壞了這個氣氛。”
崇禎坐在了一旁的太師椅上,立刻就有人前來上茶,在這位年紀很大的老人面前,他很少擺譜,畢竟有能力,還能夠認真貫徹他弄出來的大概框架,比在京城中,打著不走,牽著倒退的黃爌好了不知多少。
不過他也理解黃爌所出的位置,仙子到底有多艱難。
只希望那個老頭能夠撐得住,自己這裡的改革,等到他回去。
“老臣從來都不信有生而知之的人,如今見了皇上,卻又不得不信了。”
楊鶴的眼光很毒辣,有些迂腐卻又有自己堅持的底線。
對於崇禎不是發過來的那些大概框架,一開始還沒覺得有什麼,等到時間到了,他自然就能從裡面看出一些好處。
以前多少的難題,現在居然輕而易舉的解決掉了。
整個政務流暢的讓他有些不太適應。
而就是這樣的流暢速度,讓初秋的小麥已經開始種上了,墾荒也已經開始了,其中水利下的力氣最大,畢竟如今是在旱災的範圍之內。
還有賑災更是一絕。
把其中的手藝人挑出來做工,然後在把剩下的壯勞力弄去幹苦力,剩下的老人帶孩子,女人也是搭建了一些紡織廠,還有那個聽都沒聽說過的肥皂廠。
反正現在是沒有一個閒人。
都在幹活,反而四處打架鬥毆幾乎沒了。
剩下的快速提高賦稅,查明人口,建設礦山等等一些列的事情,成了他自己的頭等大事。
雖然其中也有著一些規劃,卻怎麼看著都有些不是很靠譜。
“生而知之那都是騙人的,只有好學,肯思考問題的人,才是真的人才,要不楊老給我推薦幾個?”
崇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笑著說道。
楊鶴搖頭失笑道:“皇上看看這個。”
說著從桌子上拿出了一張卷宗遞了上去。
崇禎接過看了兩眼眉頭一挑道:“洪承疇?”
此人的名字他真的很熟悉,說是一聲將才也不為過,本來一開始他就想著把此人召集在身邊,坐一路領兵的將領。
只是最後還是心理不舒服,才放棄了,先擇了盧象升。
其原因,也就是此人在歷史上投降了滿人。
雖然其中的原因也是情有可原,可不舒服就是不舒服。
現在自己要求楊老推薦人才,卻又把洪承疇推到了他的手上,他該說是金子哪裡都能發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