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現在已經在前屯裡面歇息了。
“袁崇煥給咱們的時間不多了,從咱們攻打前屯開始,烽火臺的火焰就沒有斷過,想來他從後面攻擊的時間就在明天中午。”
皇太極瞭解了事情的經過,也是很贊成代善的做法,拼一把能成的話最好,不成也是理所應當。
滿人沒有帶上火炮,而周圍的樹木也早就被砍伐的一乾二淨,想要做出攻城器械,一時半會也是不能如意。
於是在沒有趁著深夜攻下了的前屯,就這麼一直矗立在了原地,直等到第二天強陳山海關的援兵來到,整座小城就更加堅固了。
然而正在皇太極打算撤退的時候,卻有一個看著長得像他們滿人的人前來遞上了一封書信。
信上沒有寫著署名,可上面的訊息,讓他精神一振。
**
吳三桂現在愁腸滿結。
送走了滿桂,他的計劃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可這是搭上了他的仕途來做這件事情的。
不由的對遠在京城的黃爌升起了一點怨恨。
半個月前接到黃爌的書信,信上的訊息讓他大吃一驚,堂堂內閣首輔居然讓他放棄山海關。
這種荒謬的事情居然也能出現。
可給出的條件也很豐厚,就是事成之後,可以讓他在把敵人給打出去,這樣戰功有了,薊遼總督的位置是不是也就離著很近了。
養寇自重這種事情,可是史書上邊關守將一定要會做的一件事情。
他本來是不願意的,可就因為這封信的最後一句話,讓他下定了這個決心。
信上說他的任命文書已經遞交給了皇上,可因為皇上不簽字蓋章,就一直在拖著,其中到底還有那些地方沒有做好他不知道,可現在一個擁有大戰功的機會放在眼前,可不能錯過。
至於山海關破了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他也一清二楚。
不過是死一些平民而已,最後也一定會被他把建奴們趕出關內,他很年輕,也有這個自信。
而且他的身後,還有袁崇煥的軍隊跟著,哪會有什麼意外發生。
京城的內閣首輔黃爌,已經入宮不知多少次了。
而且每一次入宮提到的都是撥款。
彷彿這位首輔除了要銀子,就真的沒有什麼事情似得。
“皇后娘娘,這是微臣最後一次向你求救了,也是最後一次向你要銀子了,今日之後要是還沒有結果,微臣就會辭去內閣首輔的職位,讓有能者居之。”
黃爌一身整齊的說道,而內心到底是什麼想法,卻就不足為外人道也。
周皇后這段時間也是在煎熬中度過。
特別是他的父親居然也看中了京城外面那三個場子的利益,前來說話。
有很多次她都快要動搖了,卻都被魏忠賢手下的東廠,拿到的訊息給噁心到了。
再讓她氣憤的是面前這個老東西。
單單是看其平生履歷,那是真的漂亮“先後作相,老成持重。引正人,抑邪黨,天下稱其賢”。
可做出來的事情,卻就不是一個內閣首輔應該乾的。
比如說給袁崇煥的親筆書信,更有給山海關總督吳三桂的密信,其中的挑撥離間,結黨營私,簡直不要太明顯。
自己給遠在西安府的皇上去了信件,也不知道受到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