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崇禎平賊一開始用的辦法是招撫。
然而越是招撫,反賊越多,只因不但能夠吃飽飯,再犯之後還沒有多大的懲罰。
那麼造反就可以當做一個混飽肚子的買賣來做。
而這一世,洪承疇充分的貫徹了崇禎的想法,誅首惡,緊接著就是把那些不作為的官員找出你來去修路。
另外也能抄家弄出不少銀兩和糧食,作為賑災的善款來使用。
時間竟然搞得風生水起。
讓與王嘉胤會合的那些反賊一瞬間就失去了造反的基礎。
有飯吃了,幹嘛還提著腦袋去幹抄家滅族的買賣?
“砰”“砰”“砰”
一連串的強盛爆竹般的香氣,一陣煙霧過後,前面三十步遠的距離就倒下了一排人,而剩下的流民則是像無頭蒼蠅一般的四處亂竄。
洪成成每次看到這一百名火槍隊齊射,都有一種個莫名的顫慄。
彷彿任何的一支隊伍面對這種間歇性連環射擊,都沒有辦法衝到身邊來。
看著脆弱不堪的隊伍,只要敵人近不了身,那就是無敵的象徵。
記得當時接到聖旨的時候,不但封了他的官職,還送了一堆火槍隊。
對於火器他也有了解,響聲大,威力小,還容易炸膛,反正毛病一堆。
可這是皇上送過來讓上戰場見血的隊伍,可不能等閒視之。
隨後一次意外的衝突,使用了一次之後,就再也欲罷不能。
別看只有一百人的隊伍,要是和他的三千人對戰,他絕得輸得一定是他。
火槍隊毫髮無損,而自己的人則是成排的倒下,認識誰都沒這個膽量站在前面衝鋒。
而且他也已經試驗過,穿著鎧甲都能打穿,更別說是一群幾乎手無寸鐵的饑民。
想到那頭豬,被打的全身都是孔洞,他想不出還有什麼東西能夠擋住這麼厲害的火器。
“投降不殺。”
“投降不殺。”
瞧著混亂的反賊,官兵一陣興奮,一開始剿匪的時候還有人犧牲,火槍隊加入之後,全部都是順風仗。
只需要在反賊的隊伍崩潰的時候,大喊著“投降不殺”,妥妥的軍功就到手了。
而洪承疇已經對戰都沒多少興趣了,一邊倒的屠殺,自己的手下是有分寸的。
善後的事宜,他們也都做了不下於十幾遍了,熟練地很。
而這些熟練地辦法,也都是一本小冊子上記載的,只需照著辦理,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自己的對位本來因為剿匪有些壯大,可現在已經大部分都換了一遍。
那些屢立軍功的將士,都按照小冊子上的辦法,也選出合適的人選充入了各個縣衙的做捕快。
伍長之類的小統領,也是一縣的捕頭。
而且重新劃分了職責,不歸縣令管轄,直接聽命於西安府的總捕頭。
而縣令也是從軍中選拔的那些讀書識字的人擔任。
每一種職務都有明確的權利範圍,雖然看著呆板了一些,可對於沒有多少施政經驗的人來說,只需照章辦事,一套簡易的領導班子就搭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