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皇恩,這種榮耀,足以他們出去吹牛一輩子。
每個人的心裡忽然都有了一種覺悟,那就是被關在大獄中的那些人,辦的事情實在是太好了。
黃爌小心翼翼的接過,只見滿紙上面塗塗改改,很不工整,每一段話後面不像之前是空上一個字的空格,而是打上了一種沒有見過的符號。
看著彆扭,一位讀書不怎麼樣的人,只要識字,就能讀的通順。
只因有了這些符號,讀書人的特權就少了一樣,對於文字的解釋權也就沒了意義。
在接著就是行文。
全是大白話,哪怕是一個大字不識的老農,也能聽的懂上面寫的什麼,而且還用更大篇幅的方式,只針對一個點,不會讓整行文字出現歧義。
表達準確是這種寫法的特點,可囉嗦也是一大特色。
對有那些學子們來說就很不公平了,錦繡文章用不上,文字的解釋權也不再手中,只有純粹道極點的表達權。
韓爌可以預見,讀書人的地位會在這種行文方面再次降低。
忽然也就明白了為何京城中的所有大臣和學子們,都在反對那個莫名巧妙的“火槍大學士”頭銜。
十年寒窗,或許將要成為過去。
韓爌蹙著眉頭,再次看向內容。
其中每一條細節,都是一個職位的權利劃分,精細卻又不重疊,只要整個朝廷按照這套方案執行下去,做官似乎也就不需要多少聰明才智了。
直到看完最後一頁,看著“京城試行”四個字的時候,心裡就輕鬆不少。
歷史上所有的變法,最後觸動的利益大了,都會把良政,辦成惡政,只是小範圍的試行,哪怕錯了,也能夠立刻改正。
一疊紙上不但有關於文官的,還有關於武官的。
兩種並行不勃的行政方式,雖然不同卻能夠很好的達成一種平衡。
在來的路上他就已經瞭解過成真的過去,既沒有看到亮眼的學識,也沒有什麼讓人難忘的做事方式,現在卻忽然表現出了帶國家制度的深刻認識。
不得不嘆一句,世上果真有生而知之的人,只需要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就能發揮出他的作用。
看完之後,就傳了下去。
御書房一時間只有翻閱紙張的聲音。
孫傳庭是知兵的人,對於新皇寫出來的東西,感受更深。
也立刻想明白了,朝中的大臣們,為何會被一鍋端了的悲劇。
而盧象升一直在地方上做事,面對的都是底層的人,知道這個制度推行下去有大少好處,也更能明白,這一份制度要是拿在朝堂上討論。
絕對不會透過。
作為文臣,他最能明白文臣想要什麼。
模糊的權利,什麼笛梵狗都能插手,還能夠在出事之後互相扯皮推卸責任。
而明確的職位的職責之後,就是限制了權利的發揮,沒有了那種機動性的權利,想要撈銀子就實在是太過明顯,連一個背鍋的人都不可能找到。
“你們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這套方案是很好,可也太急了一些,能不能徐徐圖之?”
徐徐圖之說的好聽,其實就是為了拖時間。
崇禎無奈的道:“我也想徐徐圖之,可時間不允許了,若是不立刻改變現狀,我怕大明就要完了。”
對於崇禎的危言聳聽,作為曾經的內閣首輔黃爌,卻是還沒有看到剛剛那份卷宗來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