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個順風車,撈一把票房,適應下電影圈的規則和節奏。
張謀道:“電影撞蹭車,不像是影視劇,題材類似的情況下,很容易被人家給撞死!”
周浩疑惑問道:“這麼嚴重嗎?蹭車必死?”
張謀道:“題材原因!倘若你拍的是偵探類的故事電影,那肯定是故事為王。可偏偏你選了一個沒什麼文筆水平的爆米花喜劇電影,風險係數太高了。萬一口碑和票房都敗給《失控npc》,你難道還要再回影視劇圈子裡磨礪五年嗎?”
周浩撓了撓頭,“這麼麻煩嗎?”
按照影視劇圈子裡的規矩,不必多想那肯定是誰的故事好,誰就能稱王稱霸。
可放在電影圈卻不現實,尤其是套著喜劇外皮的特效電影!
最致命的一點在於,特效畫面!
周浩縱然十八般兵器在手,也抵不過好來屋的電影工業水平。
特效打不過,未戰敗三成,玩尼瑪?
誰不知道,這年頭電影市場裡,大片為王,特效稱帝?
想用同題材,高要求的特效片來蹭車,周浩也算是失了智!
而且他故意蹭車,不一定會蹭上熱度,很有可能提前蹭到對方的輪胎,然後被捲到車底下,壓死!
張謀之所以會直接否定周浩的劇本,說劇本不合適,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
周浩的身份不一樣,他不是新入行的小白,他已經是一個拿過潛龍獎的成名導演!
影視劇方面的早已積累了大批次的粉絲基數,第一部電影不管拍什麼,都會有人去電影院支援他一張電影票。
可這小子不自知,習慣了以穩為主。
學習那些個新入行的新人導演,模仿抄襲出一部作品,然後蹭東風上映。
歷年來,很多新人導演的首部電影,都有十分明顯的模仿痕跡。
一是因為求穩,藉助對方成功案例,為自己積攢粉絲基礎;
二是因為投資,沒有成熟(賺錢)的劇本,根本拉不到投資方;
三嘛......是因為自己創造劇本,難度實在太大了......
別人可以這麼做,可你周浩這麼做,就不合適了!
人家新人導演,為了博出路,抄襲熱門電影,同期上映蹭東風。
贏了一帆風順,輸了也沒有名氣損失可言。
你都已經成名了,瞎湊什麼熱鬧?
何況你的編劇能力,那可是有目共睹的,原創一個新劇本,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吧?
“張導,那我怎麼辦?”
“重寫!或者大改一遍!”
大改一遍?跟重寫有什麼兩樣?
有必要給我兩個選項嗎?a=b,所以都選c?
沒有擺正心態的周浩,吃了沒有經驗的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