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遊戲漏洞?
當一個遊戲程式產生了自我意識,面對這個屬於他的遊戲世界,他又該作何決定?
周浩給他的設定是“苟”,心理行為擬人化之後,阿餅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程式清除。
為了“求生”,阿餅故意裝傻充愣,模仿其他遊戲角色的一舉一動。
可裝傻,能裝一輩子嗎?
當他察覺到自己和其他角色格格不入時,他醒悟了,自己必須做點什麼。
異類,也需要同伴!
然後,他開始策劃,綁架其他角色的n計劃。
只不過因為他並不屬於玩家身上,沒辦法觸發遊戲角色的強制任務形態,導致每一次阿餅的每一次計劃都付之東流。
劇本寫到這裡告一段落,接下來的內容方面,還需要多次修改。
因為是初寫,很多地方都不完善,尤其是臺詞方面的結構塑造,明顯有很大的邏輯漏洞。
雖然喜劇不需要邏輯體系支撐,可這並不代表觀眾就喜歡看無腦電影,除非大凶!
要說這個劇本最奇怪的地方,就在於劇中關於“玩家”的設定。
除了開場出現的兩個“玩家”之外,周浩並沒有安排更多的“玩家”角色。
之後的劇情裡,完全是主角一個人的獨角秀。
靈感來源於電影《全世界都在演我》,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被人安排好了劇本,甚至連父母、老婆、朋友,全部都是劇組聘請來的“演員”。
能想象嗎?主角的一生,就是一款大型真人秀!
父母不是親生的就算了,成婚八年的老婆,竟然是也是演員!
而且最奇葩的一點在於,他和他老婆的每一次,都有人看!
細數下來,僅僅一小部分劇本,周浩就先後借鑑了三部電影。
打了個哈欠,手機點好外賣,然後給張恃?發了一條明天不用來接他去公司的簡訊。
已經晉級為星恆傳媒掌中寶的他,早已掌握了不去公司報道,坐在家裡領工資的少數派資格。
沒過多時,電話鈴聲響起。
周浩接通,“喂,外賣嗎?”
“喂,浩哥,是我啊!”
周浩挑眉,對著電話道:“我還以為是外賣到了,你打電話難道是看不懂我剛發給你的簡訊?”
老陰陽人了!
張恃?在電話另一頭翻了個白眼,對著電話道:“浩哥,我叔想見你。”
“你叔?見我做什......張導要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