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是把百家得罪盡了!”張蒼嘆息地看著樗裡尋說道。
“老師,時代變了!”樗裡尋搖頭說道。
天下已經一統了,再也不是諸國混戰的時候了。
諸侯混戰之時,天下七國爭雄,這些士人有太多的選擇,一國不行,直接留印去職,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因此,諸國君主不得不禮賢下士,折節下交,就是擔心人才流到敵國。
可是現在,天下一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留印去職就是瀆職,他們還能往哪跑?
匈奴?胡族還是百越?
“為什麼不用為何點的手段,再不濟也讓老師事先跟他們通下氣,不至於如此暴烈啊!”張蒼看著樗裡尋說道。
若是樗裡尋事先跟他說一聲,以他的人脈,事先跟百家之主通一下氣,至少不會讓百家如此記恨樗裡尋啊。
“不想老師為難!”樗裡尋搖了搖頭,他相信若是他跟張蒼說,張蒼絕對能拉的下臉面去求百家之主,可是結果也會一眼。
這些人連始皇帝陛下的面子都不給,又怎麼會在乎一個張蒼呢,與其讓張蒼一家一家去求人,還不如他揮起屠刀逼迫這些人就職。
“學宮博士,有真才實學的不少,但是這些人的脾氣也是最倔的,五年之後,回咸陽述職,難道你真的打算為他們牽馬執轡?”張蒼問道。
大秦學宮雖然沒有真正如韓非、李斯、張儀這種大才,但是能治理一郡一縣甚至半國的人都不在少數,而這些人的脾氣也都是很大的。
張蒼可以想象當他們重回咸陽的時候,會如何給樗裡尋臉色看,到時候,樗裡尋又該怎麼辦?
“到時,學生未必還在咸陽!”樗裡尋笑著說道。
他早想好了退路,等到及冠之後,他就會請命南下南征百越,或者召回樗裡衛背上匈奴,平定草原,讓草原成為大秦牧馬之地,至於咸陽,誰愛呆誰待著去。
張蒼看著樗裡尋,才反應過來,樗裡尋及冠之後這是要北上封禪草原啊。
“你知道就好,但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這些人什麼事都做的出來的,公子記住吳起、商君之下場。”張蒼嘆道。
樗裡尋與吳起太像了,吳起在魏,有功無過卻不受大用,最後去了楚國,收楚國貴族之兵,將楚國帶上了強盛,可是結果呢?
楚悼王一死,吳起率軍回國,卻在楚悼王的靈柩前遭到了楚國所有貴族群起而攻之,最終萬箭穿心而死。
張蒼眼中的樗裡尋幾乎就是吳起的翻版,強於軍事,但是卻又於世不容。
這樣的人,若是君主還在,自然無人可動,可是一旦君主薨,那他們的下場將會無比悽慘。
張蒼不後悔自己有這樣的弟子,可是卻又不希望自己的弟子步上這樣的後塵。
“要不以後,學生走到哪都帶上最少一伍護衛?”樗裡尋想了想。
吳起死是因為為楚悼王奔喪時沒有帶上護衛,不然整個楚國大軍都在自己手中,誰能傷他。
張蒼嘴角一抽,你當王宮是你家啊,想帶多少人就帶多少人。
不過轉念一想,天下都是你們贏姓的天下,說王宮是你家貌似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