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天下安康 > 第二百八十四章 鬥智鬥勇(上)

第二百八十四章 鬥智鬥勇(上) (第1/2頁)

多功鎮在嚴道城西,由多功堡和盧山河(今四川蘆山河)對岸的飛仙堡、飛仙關三地組成,是嚴道城的西面屏障。

雅州是御羌的前線,西面崇山峻嶺,多羌胡雜居。多功鎮和西面的始陽鎮、和川鎮(今四川省天全縣)併為雅州三邊鎮。

雖然此時李世民的敵人主要是明軍,但是為了防止明軍從西北面包抄,李世民還是認命右二副統軍葛彥章為多功鎮都督,率兵兩千,鎮守多功鎮,防禦嚴道城的側翼。

可惜嚴道城沒丟,多功鎮這個側翼卻丟了。

葛彥章在唐軍之中,只是一個小字輩。他出身瓦崗,後來跟著李密一起前往巴蜀,成為李世民麾下一個普通郎將。不過葛彥章運氣好,多次征戰都得以倖存,反而一路積功至驃騎將軍。

李世民南下之後,身邊將星凋零,可用之人已經沒多少。為了安撫人心,他便提升葛彥章為副統軍,使其成為軍中高階將領。

可惜葛彥章根本看不上。

葛彥章本就不算李唐嫡系,一路摸爬滾打上來,早就見慣了投機與背叛,自然不會為李世民一點小恩小惠所感動。而且他屯兵多功鎮,說是叫個都督,還不如當驃騎將軍時權力大,他又怎麼會看得上。

就這點權利,你就是叫他多功王也沒意義。

葛彥章早有投降大明之心,只是之前一直跟在李世民身邊,沒有機會。現在獨領一軍,他便越發不甘心跟在李唐送死,因此便積極尋找投降的機會。

葛彥章有心,大明亦有意。

葛彥章的老上司是李密。

李密之前在興樂一戰後被李世民擊敗,逃回雒城,後來又見勢不妙,又向東逃竄。直到隋軍佔領巴蜀,他才率殘部嚮明軍投降。

李密的身份,實在不好安排,黃明遠便封他為光祿大夫(從二品文散官),又任命他為江南行臺右僕射,也算是個要職。

不過在黃維揚這,必然是沒實權的。

至於中原,黃明遠短期內是不會讓他回去的,畢竟他攪風攪雨的本事太強。

李密也知道自己做的是個虛職,可他不在乎。這麼些年,他在哪個老大那裡不是從虛職開始的。對李密來說,管你是不是虛職,他都能給你幹成實職了。

李密積極給在李唐內部的舊部寫信,幫著黃維揚招降納叛,乾的不亦樂乎。

他很清楚,要想獲得重用,就得先取得黃維揚的信任,而要取得黃維揚的信任,就得有功,所以他比誰都積極。

李密和葛彥章一勾連,如天雷勾地火,烈火喜逢乾柴一般,立刻就郎情妾意,欲拒還迎。等雙方談好條件,葛彥章便發動兵變,控制了全軍,等待明軍的到來。

李世民得到多功鎮兵變的訊息,如遭雷震,久久說不出話來。

多功鎮的兵變,幾乎使李世民要陷入滅頂之災的境地。不提多功鎮一叛,斷了李世民西撤的道路,而從飛仙關到嚴道城約二十餘里,步兵用不了半日便能趕到。

明軍已經佔領了盧山縣,一天之內就能殺得嚴道城。

而此時的嚴道城,幾乎是個空城。

李世民滿是震動不安,幾乎不知道該怎麼辦。

鎮定下來,李世民便知道必須要奪回多功鎮,哪怕為此丟了整個雅州。

最新小說: 大武第一暴君 漢末超級書院 三國:開局截胡桃園結義 大明:開局被棄,永樂求我稱帝 大明之我是朱祁鎮 朕願以江山為聘 問蟬 逍遙王 紫塞秋風 大夏第一太子爺 三國:劉備帳下,朝九晚五 願祈年 仙蝸升職記 臨淵危情 開局揭皇榜,我爹竟是朱元璋 父可敵國 秘戰:絕地反擊 中世紀風雲 重生康熙朝之三分天下 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