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遠本來要進行遷都,但進入七月之後,巴蜀亂象愈演愈烈,眼看攻打巴蜀之機已經來臨,黃明遠只得臨時叫停遷都之事,集中力量,全力保障伐唐。
不過黃明遠為了就近指揮,便帶著樞密院班子提前趕到了洛陽。
整個洛陽地區,一片空曠,雖然已經遷徙了人口,但多分佈於各縣。洛陽城內的住戶,連之前十分之一都不到。
不過王世充經營河南府這一年多,除了遷移人口,倒是沒忘了修繕城池,疏通河道,因此整個洛陽城被收拾的煥然一新,早已不見之前的戰火痕跡。
對於洛陽城,黃明遠是有感情的,這是他一手建造的城池,無論是設計、佈局還是建築、構造,都凝結了自己巨大的心力。這座洛陽城,比歷史上的隋唐洛陽城更恢弘,更合理。
站在朱雀門上,撫摸著城牆,黃明遠感慨萬千。
鐵打的洛陽城,流水的王朝,自己這一次入城,就像當年太祖說的,此為一場考試,是一個新的開始,也面臨新的考驗,萬不能做第二個李自成。
遷都之事雖然叫停,但斷斷續續的遷移還是沒有停的。包括一部分河北百姓和旗民,都是在不影響運輸的情況下,向洛陽城遷移。至於龐大卷屬、物資,只能等到戰爭結束了。
九月十日,這一天一大早,黃明遠就頗不寧靜。
對於李唐的計劃,黃明遠是清楚。實際上包括常何這種高等級的暗線人物,情報都是直接送到黃明遠這裡,連拱衛親軍司都不清楚。
歷史上有很多小人物,在關鍵的節點上,影響了歷史的程序。在大事未發生之前,或許常人不會在意這些小人物,但黃明遠不同,這些小人物,都是自己的有力武器。
李建成動手的具體時間沒有提前定,所以黃明遠亦不知曉。不過這一天心中如此的不寧靜,黃明遠鬼使神差地想到了此事,下意識地便覺得,李建成的動手之日,怕是在今日。
一整天的時間,黃明遠都沒有心情去做什麼,只是回想著歷史上的李淵。
這是自己一直以來認為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最忌憚的人,看來今日是可以做一個瞭解了。
大半夜了,黃明遠亦沒睡,就在乾安殿大殿前的臺階上坐著,似乎在以一種別樣的方式,陪著李淵最後一程。
黃明遠望著星空,安靜不說話,可越是如此,越沒人敢上前打擾。
快到三更了,好好來了。
這次南下洛陽,黃明遠帶了維周、維清二人,還帶來了好好。這一戰幾乎是這個時代最後一場大戰,很多人或許一生都遇不到,讓維周他們感受一下氛圍,也是好的。
至於好好,黃明遠從來不覺得自己這個女兒只能做一個普通公主,她善良而聰慧,細密而理智,若是放在後世,她會是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後宮干政是個忌諱,但公主,尤其是這個時代的公主,似乎就沒有那麼多麻煩了。
一個國家的最上層結構,其實最忌諱的,便是隻有一股勢力。
黃明遠不睡覺,大晚上的看星星,也沒人敢勸,內侍眼看不知該怎麼辦,只好求助到好好那裡。
好好知道後,馬上趕了過來。
不過好好沒有多說什麼,而是陪著父親一同坐到臺階上。在好好看來,父親從來都是理智的,剋制的,不隨心所欲的,那麼現在父親樂意放肆一回,自己又何必讓父親違逆心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