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正月十日開始,到二月十日,嶺南聯軍已經和隋軍激戰了整整一個月。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嶺南聯軍連續突破了隋軍的五道防線,直抵南海城下。同時也傷亡慘重,全軍減員超過四分之一。
一個多月的攻城戰,嶺南聯軍打的是精疲力盡,卻始終不能破城,眼看三軍已經士氣喪盡,再打下去,就要崩潰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隋軍不斷襲擾聯軍後方,運糧隊伍被隋軍突襲了無數次。軍中存糧將盡,糧草短缺,等不得將隋軍耗死,他們已經餓死了。
所以針對這個情況,一直在軍中受到打壓、歧視的楊世略、鄧文進二人終於忍受不住,在議事時便提出要撤兵。
冼寶徹一聽就不幹了,仗打到這種程度,不上不下,你突然要走,豈不是讓他冼寶徹臉面喪盡,威嚴盡失。而且此戰也沒讓隋軍退縮,一旦撤圍,隋軍要報復,不得追著他冼氏打。
這個時候冼寶徹有些明白表弟馮盎為啥不願當這個盟主了,蓋因漢人對於嶺南的叛亂的態度是“只誅首惡,餘者不問”。
他冼氏成首惡了。
於是冼寶徹為了聯盟不散貨,便威脅鄧文進、楊世略二人道:“你二人若真要退,我們也不攔著,可是你二人這一退,便是自絕於嶺南各家,往後是生是死,嶺南各家不會過問。”
眼看二人有些猶豫,冼寶徹便進一步說道:“現在的局勢大家都看得清楚,咱們跟隋軍這樣打,其實是為了和。可是,若要和隋軍議和,非得給隋軍一個交代,拉出兩個替罪羊,讓他們面子上過得去。我冼氏希望大家都好,若是你鄧氏和楊世略不知趣,那也別怪冼氏不講義氣。”
冼寶徹這個威脅,可把鄧文進、楊世略二人嚇到了。若論與大隋的關係,誰也比不得馮氏、冼氏,到時候大隋相信誰,還不是馮氏、冼氏說了算。
於是鄧文進、楊世略再不敢言退,但今日之事的影響,卻逐漸發酵開來。
馮盎聽了冼寶徹的話,就知道要遭。
拿一個人頂罪是實情,但不能說啊,說了不是讓眾人相互猜疑,讓聯軍四分五裂嗎?而且這事大家心裡都明白,屬於馮氏、冼氏的殺招,各家考慮問題,勢必要考慮這一點。可你冼寶徹將此事提到明面上,不是故意將矛頭惹到自己身上惹人恨嗎?
今日你能這麼威脅鄧文進、楊世略,明日就能威脅旁人。對此誰不畏,誰不恨,誰不惱?
除了馮盎,其他人也心思各異。
李氏、寧氏都擔心冼氏要把他們丟出去當替罪羊,而陳龍樹更是恨得牙癢癢。當年大家一起商量好了,為了嶺南對抗大隋,可冼氏就是這般將陳氏給賣了。雖然事情過了快三十年,陳龍樹忘不了這個恨。
至於一些小勢力,更是心驚膽戰,唯恐成了這個替罪羊。
之後兩日,整個軍中的氣氛變得無比尷尬,對南海城的攻擊更加的敷衍。冼寶徹見之,更加急迫了。
這時馮盎找到冼寶徹,商議此事。
馮盎言道:“今各家心思各異,不願力戰。不若將你我兩家的戰利品分給眾人,以振奮士氣。”
為了這一仗,馮盎也是盡力了。
冼寶徹聽了就炸了,這戰利品的分成是大家提前就根據出兵的多少、勢力的大小分配好的,將兩家的東西分給其他人,相當於從自己兜裡補貼旁人。
冼寶徹當然不願意。
“馮盎,你我都是家主,我知道你馮氏財大氣粗,我冼氏可比不了,可你不能坑我啊。這場仗打下來,我冼氏出力最多,傷亡最大,你讓我將戰利品分給旁人,我可沒臉給底下的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