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陳克敵設想的很美好,但實際情況卻並不是那麼回事。
從西陵到江夏,繞過武昌的話,差不多是一百七十里地,而且均是靠近眾湖的小路。江夏湖泊眾多,湖泊周圍相連之地,本就多溼地、沼澤,泥濘難行,甚至有些地方還有陷進去的危險。大軍在風雨天走這種路,怎麼看都是瘋了。
眾人議論紛紛,都想勸陳克敵打消此念頭。
若是當初的左武衛、陰山軍,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也會衝的,他們有鐵的紀律,還有鋼鐵一般的腳底板。
但南方諸軍,包括天策衛、神策衛這些部隊,本就多是舊軍改編,無論是戰鬥力還是意志力,都無法與左武衛相比。
陳克敵看著底下諸將畏難的樣子,他知道他在軍中的威望,遠沒有達到令行禁止的程度,麥孟才也是。
於是陳克敵說道:“左領衛四軍,源分四部,再加上右領衛,諸位覺得,這些軍隊中,哪一軍地位最低,戰鬥力最差。”
眾人有些不解,正說著突襲江夏的事,怎麼又提起這了。
不過眾人也紛紛開口,有說“六十三軍”的,也有說“六十軍”的,但多是以“六十軍”和“六十三軍”為主,畢竟這兩支部隊是由當初的盜匪軍改編的部隊。
陳克敵卻突然開口道:“我看若論戰鬥力最差的不好說,但地位最低的,應該是我五十九軍。”
“將軍慎言!”
眾人紛紛表示不服,這年頭,自己罵自己怎麼都行,但外人不能說,尤其是事關榮譽。
陳克敵輕笑道:“怎麼,你們不服氣啊!”
不服,當然不服。
陳克敵接著說道:“江南兩衛十軍,左右衛率營就不說了,不提出身,單是皖口,望江,蓮花塘,彭澤等等無數場硬仗,又是世子的親衛部隊,你們比的了嗎?”
眾人一同承認比不過。
“右領衛四軍,六十一軍是衛公平叛江南的老底子;六十二軍是遂安侯平劉元進的老底子;六十三軍差點,出自江南叛軍,但西征以來,南路軍一直是以六十三軍為先鋒,鄱陽、贛江、石埠等戰都是他們打的,你們誰比的了;至於六十四軍,當初衛公親手建立的部隊,已經過二十年了,比所有部隊的歷史都早,甚至有人跟著衛公打過桂州,你們比得上。
再看左領衛諸軍,五十七軍是禁軍出身,山陽侯親率的部隊,南下平林士弘的先鋒;五十八軍也是禁軍出身,這次擔負了東進平叛南路軍的重任;至於你們瞧不上的六十軍,光是懷寧一戰,整個朝廷都讚不絕口,這次又奉命為平叛北路軍,杜伏威副總管一路東進,連戰連捷,等到平定輔公祏之後,又是一場大功。你們說說,往後各軍論功時,你們比得上誰?”
諸將聽了,皆是有些愣神,不知不覺中,他們還真是好像誰都比不上。
他們不是禁軍出身,也不是世子親率,更不是衛公組建的部隊,本來還有看不起的六十軍和六十三軍兩支叛軍組成的部隊,現在倒是連叛軍都不如了。
陳克敵又言道:“天下十八衛,五十多萬野戰軍,戰後會不會保留這麼多,誰也不知道。若是諸位不能奮勇爭先,立得大功,保住地位,來日還會不會有五十九軍,猶未可知。”
眾人都嚇住了,不就是不想冒雨行軍嗎?怎麼還牽扯到是否會裁撤的問題。
眾將面面相覷,不知該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