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蕭銑下手很重。
幾番命令之下,張繡再是跋扈,可在內有鄭文秀、文士弘等將逼迫,外有蕭銑的命令和五萬援兵威脅的情況下,他也硬不起來抗命了。
八月七日,張繡接到軍令,在鄭文秀、文士弘等人的威逼下,不得不再次點兵南下。這一次不同於上一次的試探南下,乃是三軍齊出,物資、軍需盡動,一起隨軍向前。
張繡雖然跋扈但他不傻,所有人朝著他一人使力,可不是他能抗衡的。
大家都很清楚,在現有的大梁體制內,大家怎麼折騰、怎麼欺負蕭銑都行,但若是有人要換天子,想都別想。
世家大族有財力、物力、影響力而沒兵權,巴陵派空有兵權而沒有影響力,整個荊襄,除了蕭家人,換了誰來都得崩盤。
張繡沒那麼大野心。也沒那麼大能力。
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但出兵已經是既定事實。這次事件讓張繡萌生了更大的野心,他非得掌握大梁的權利,才能不被這群蠢貨給影響了。
對,他認為滿朝上下逼著他出兵的都是蠢貨,包括蕭銑本人。
一群蠢貨,著實可恨啊。
張繡再次南下,同時要求南線的蘇胡兒也同時進兵,威脅隋軍後方。至於到現在還待在長沙的董景珍,張繡很清楚,他指揮不了,所以根本不去管。
六萬大軍來了又走,走了又來,對於軍心也是個折騰。
張繡重回萬家嶺下,繼續深挖溝,高修牆,準備跟隋軍死耗。
張繡的打算很簡單,十幾萬大軍屯兵萬家嶺,消耗可是海了去的。只要江陵方向缺糧,無法再支撐十多萬大軍繼續轉戰,蕭銑自然會將他召回去。
雙方在萬家嶺相持兩日,黃維揚也發現了張繡的異常。
張繡待在營寨之中,跟個縮頭烏龜一樣,任憑隋軍怎麼搦戰,死活不出來。這樣的局面,這仗怎麼打。
眼看張繡要耍賴皮,黃維揚也有辦法,你既然堅守不出,我就用我的優勢騎兵騷擾你的後方運輸線,只要你出來了,就別想再回去。
黃維揚不怕你困守,就怕你待在湓城不出來。
眼看梁軍堅守不出,黃維烈請戰。他請求前往梁軍大營伏擊偵察,至少也得挫敵銳氣一番。
黃維揚允之。
第二日一早,黃維烈便帶領杜睿、闞稜、李海岸、梁建方四人和五百精騎出了大營,直奔北面的梁軍大營而去。
黃維揚和凌敬望著他們離去的身影,凌敬有些擔心,便言道:“二郎君此番出擊,恐怕要行險。”
“猊奴素來膽大,技高一籌。”
“可五百精騎,是否有些少了?”
凌敬倒不是擔心黃維烈的安危,而是覺得黃維烈只帶著五百人,大搖大擺地去梁軍那樣,未必會有什麼戰果。
“那拭目以待吧!”
黃維烈對這個弟弟倒是很有信心,或者說他此時沒多少好辦法,只能將破局放在這一次上。
再說五百騎兵,破敵不容易,保命還是沒問題的。
從萬家嶺往北,不遠處便是孤山和李家山兩座小山丘,如兩座山門一般,拱衛著大道。
這時黃維烈便讓杜睿和梁建方各領二百餘騎,分別埋伏在這兩個山丘上,他則帶著闞稜、李海岸二人繼續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