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李子通所部的動向,隋軍不是沒有發現,但現在雙方已經咬緊了牙關,陷入了拼命消耗之中,此時哪還有餘力顧及。
對於雙方來說,這仗也邪了門了。
雙方從五更過半開打的,到了未時,整整打了近五個時辰。雙方士兵皆是飢渴難耐,疲憊不堪。
只是雙方也清楚,兩軍混戰,一旦落敗,便是覆亡,因此無論是沈光、麥孟才還是張默言,都抵死奮戰,毫不退縮。
若是隋軍在剿匪的時候也有這般的勇氣,早就綏靖天下了。
仗打到這個時候,沈光所部早就崩潰四散。只有沈光帶傷堅持,指揮著麾下千餘心腹之兵,撤退到一處柵欄內側,憑險抵抗。
而麥孟才也在大營另一側忍受著敵軍的夾擊。
張默言兵多,於是在設伏沈光的時候,又在另一側的外翼佈置了一支軍隊。等到麥孟才猛攻大營時,這支部隊立刻從麥孟才部身後突然殺出,和營中軍隊兩面夾擊。
麥孟才反應很快,遭到突襲之後,立刻就地組織防禦,也顧不得援救沈光了。
兩支圍攻宇文定及大營的軍隊同時陷入了困局。面對數量遠多於他們的宇文定及部,可謂是風雨飄搖。
不過無論是沈光還是麥孟才,都是意志堅定之人。二人身邊的軍隊,也多是親信、鄉黨結成的部隊,忠誠度極高。於是兩部就像是發瘋的鬣狗,逮著獅子猛咬,任憑受了多大的傷,卻始終不鬆口。
打到最後,連張默言都燥了。
現在可沒有條件讓他們一決雌雄,他們身後還有李子通這個賊寇呢,一旦對面的叛軍出擊,誰都落不得好。
到了未時,太陽已經到了正南方,曬得人渾身冒火。
沈光已經站不起來,斜靠著一匹斷了腿的戰馬,指揮著戰鬥。
“今日之局,天要亡我,只恨不能破賊!”
意志沒法代替實力,沈光所部真正跟著他奮戰的不過兩三千人,其餘一早就散了。而打到這個時候,三軍傷亡過半,已經無力再戰。
眼看大局就要底定。
這時河對面的李子通也在緊盯著對面的戰況。
出乎他的意料,本以為三足鼎立,可沈光、麥孟才二人,一直處於頹勢,他還非得出擊不可。
只是李子通也不願和隋軍拼消耗,因此一直不出擊,就是希望雙方打的再猛烈一些,再使力一些,好方便他收拾殘局。
“大王,出兵吧,再等下去,只恐沈光二人所部要全軍覆沒。”
李子通看著對面,也有些遺憾。
沈光二人還是沒能多撐一段時間,若是能到了天黑,隋軍必然完全崩潰。
不過事不遂人意,他也不能讓隋軍完全打出士氣來。
於是李子通將軍隊分成三部,由大將徐開達、焦芳分別指揮左、右二軍,他則指揮中軍,三軍向對岸殺去。
小小的宜陵河,根本無法阻擋數萬大軍。
楚軍以木筏相連,便成了一道浮橋。眾人踏著大步,殺向了對岸。
楚軍已修整了多時,此時出擊,如虎入深山一般,士氣如虹。從遠處望之,猶如巍峨的高山一般,排山倒海而來。
此時無論是張默言還是沈光和麥孟才,都已經發現楚軍。
但雙方早就陷在戰鬥之中,根本騰不出手來。
於是眼看著楚軍如利箭一般,插入宇文定及部的胸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