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收到單雄信的求援信,又驚又疑,驚得是黃明遠竟然將目標對準了偃師城,這樣讓李密屯兵於北邙山就變得很尷尬。而疑惑的便是,這仗才打了多久,就是隋軍傾巢而擊,單雄信也不可能敗得這麼快啊。
不過終究是偃師城很重要,李密不敢丟了此地,放開腹地的空檔,只得派遣大將裴行儼和程咬金二人率領精銳部隊,前往支援。
李密還算不打算放棄在北邙山和隋軍決戰的計劃。
他還想著贏。
從北邙山大營到偃師城,也不過三十里的距離。裴行儼和程咬金疾馳而進,往南而去。
兩人都是官軍投降李密的,相互關係很好。整個魏國內部,投降的官軍眾人,隱隱以裴仁基為首。
至於二人跟單雄信的關係,則遠不如中寫的那麼好。想想也是,一個是李密親信,一個是翟讓餘孽,一個是官軍出身,一個是盜匪頭子,雙方還彼此為敵過,關係若能好了,那就奇了怪了。
不過二人也知道此戰的意義,因此對於救援單雄信一事,還算上心,並沒有故意地拖拉。
很快偃師城在望,二人也不由得加快速度。
就在渡過一條淺溪之時,忽然兩側衝出一股軍隊。這群人手持利弩,對準了魏軍就是一陣散射。衝在最前面的魏軍立刻是人仰馬翻,倒了一片。
這支援軍分為裴行儼和程咬金兩部,出擊之時是裴行儼在前,程咬金在後。
因此驟然禦敵,最先反應的是裴行儼。
裴行儼也是藝高人膽大,眼看前面是一群弩兵,他不進反退,立刻驅馬向前,準備衝破弩陣。
裴行儼身披重甲,普通弓箭當然對其沒多大傷害,但是隋軍之中,還備了大量的大黃弩。
眼看裴行儼衝陣,無數的大黃弩便對準裴行儼射擊。
箭如雨下,射的裴行儼身下的戰馬如刺蝟一般。裴行儼雖然有重甲防禦,但腿上、胳膊上皆中了弓箭,人也被戰馬甩出去很遠。
主帥受傷,魏軍陣中,立刻出現一片慌亂。
這時在後面空地集結的蒙陳其一揮馬槊,率領騎兵向著魏軍衝殺過來。
對於隋軍來說,弩兵只是為了攪渾魏軍的陣型和前進節奏的輔助兵種,真正的大殺器還是蒙陳其預伏的幾千精銳騎兵。
這數千騎兵一衝起來,立刻震得大地發顫。
尤其是在這片有些狹窄的地方,兩側均有阻擋,部隊只能前進和後退,隋軍的數千騎兵幾乎如推土機一般,橫掃魏軍。
此時前軍節節敗退,後軍的程咬金見狀,立刻驅兵向前,來救援裴行儼。
程咬金不愧是內營頭號猛將。
只見程咬金馳馬向前,連殺數人,無人能敵。而趁此機會,程咬金下馬抱起裴行儼,然後馳馬回奔。
程咬金上馬之際,身後隋軍趕到,持長矛刺向程咬金。
程咬金力大,眼看後面矛來,也不回擊,而竟然用胳膊夾住刺來的長矛。對方握著長矛收不回去,雙方較力。而程咬金竟然單手握住矛頭,生生將長矛給折斷。然後持矛頭反刺向對方。
身後那名騎兵中矛落馬,程咬金猛夾馬腹,才護著裴行儼返回本陣。
程咬金這番表演,看得不少人都呆住了。